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拉尔梅
杜拉尔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34
  • 关注人气:2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累死河流

(2013-03-25 10:11:53)
标签:

文化

卵石

疯了

黄浦江

分类: 我的评论

累死河流

看见黄浦江上漂浮的死猪,开始还有些摸不清头脑,搞不懂那些猪怎么跑到了河里,甚至搞不懂猪到底会不会游泳.
一了解才知道,这群猪源于死亡,他们死了,死亡量过大,使得养猪商无法承受过重的掩埋费用,就把它们扔到黄浦江中,黄浦江水不怎么湍急,倒像黄河水一样沉重流缓,如今再载着几千头死猪,负载沉重,更显沧桑。事情出来了才知道,往河里扔死猪的并不是才有的事,而是经常发生的事。过去怎么从来没人过问,事发了才知道跳出来说:水质已经检测过了,暂未影响用水安全。养猪户大量死猪不堪重负,扔进黄浦江里。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往河里扔死猪的人可能想的死猪扔到江里,自然顺水漂流,污染的是江水下流的水。或者他们连这都没想过,只想赶紧把死猪扔出去,省下自己的麻烦。他们的意识里,江河湖泊跟他们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污染不污染于己无关。

我们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的少数民族对待江河湖泊的态度,少数民族对江河湖泊有的不只是敬畏,还有崇拜,他们认为生命之源在于水,他们感恩与水,因此崇拜一切与水相关的所有。在成吉思汗的大扎撒令里有明文规定,对污染水源的惩罚条例;哈萨克人形容一个人有多坏,会说:这个人敢往河里撒尿。也就说这个人已经坏到无可救药了。傣族的“泼水节”也来源于水崇拜,他们认为谁是吉祥的,用相互泼水来消灾赐福。还有许多民族,都认为各路水系都有自己的水神,向水里扔置脏污会受到水神的惩罚,甚至溺水而亡都是对水神的不敬。

在我生长的家乡,是山青水美的大兴安岭,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无论在哪里,见到河水,都可以如同喝泉水一样捧水便喝。记得小的时候,我模仿当地的汉族人,抱着一堆脏衣服到河边洗衣服,那时候我真小,小得还没发育,能够光着上身坐在河岸用搓板洗衣服,湍急的河水很快就把肥皂泡沫冲走了,转眼又是洁净的水流过来,很容易就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河岸的卵石被水冲刷的也非常洁净,洗干净的衣服晾在卵石上,一会儿就晒干了,我把洗干净的衣服连同河水阳光的味道一起叠在一起。回到家里,原本是想得到父母的表扬,没想到,爸妈并不赞同我的表现,反而说在河边洗衣服会弄脏了河水。我不服地反驳:水不是把脏都冲走了么?他们说冲到下游,如果有人在下游喝水不是喝到了么?人不能只想到自己,要想到水是大家共有的财产。

爸爸也只能在家管一管我们,他是当地的公安局长,他也不好去管理河边那么多洗衣服的人。因为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条这样的法律规定。有一次爸爸却不管不顾地管起来,有一次爸爸跟着妈妈还有一群老乡上山采野果,那次我没有去,我好多朋友都去了,回来她们就跟我告我爸的状,说很多人都带着斧头,看到野果子树就砍,爸爸疯了一样不让他们砍。树砍倒了当然好采,可是这棵树就永远死了,再也不能开花结果。朋友说:“我们当然知道砍树不对,可是别人都在砍,我不砍别人也会砍掉。”那个时候我的心很痛,因为我能体会爸爸面对那些砍树人的心痛,还有无奈。

从古至今我们的民族都视山林湖泊为世人共有的财富,视山林湖泊为有生命的物体,是彼此尊重,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如今大量涌进来的外族打破了山林常规次序,破坏了生态和谐,山林不堪重负,却也苟延馋喘地养活了众多的人群。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兴安岭就开始陆续无条件地接受“盲流”,到了八十年代“盲流”的帽子彻底摘除。先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陌生词。

感恩,这是一个人存活在世的最简单最普通的道理,我们感受养育之恩的不只是生养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我们可能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让自己的行为不伤害到它们,更别谈破坏它们了。河流是我们每天饮入口的源头,我们不能一边喝着水,一边又作践水,难到是因为你喝的水,跟河流没有关系?就大肆糟蹋不成?江河湖泊都是滋养我们生命的宝贵资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别人都在这么做,所以我才做。”这样的心态成了中国式心态,就像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具有普遍性。这样的心态如同一碗毒药,稀释以后大家一同喝下去。人活到偏狭的程度就足以达到害人害己的地步,放眼世界看一看,扩展自己的胸襟,重新拾起我们最本质的品德:感恩,还有尊重。不要再对河流施加太多重负,河流累了,长此以往,我们终将累死河流……累死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