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护动物提案驯鹿文化敖鲁古雅文化 |
分类: 我的提案 |
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里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史称鄂温克驯鹿部落。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右岸,大兴安岭西北坡茂密的森林之中,以狩猎,采集,养殖驯鹿的游猎方式生活,是一个独具特色的饲养驯鹿部落。也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我国唯有的1282头驯鹿种群就在这个乡,因而这里的鄂温克族人也被称为“使鹿”鄂温克。
驯鹿的饲养方式为野生散养,驯鹿自由觅食,一般无人看管及跟随,驯鹿每天早晨出去觅食,傍晚返回猎民点,猎民不定期喂食食盐和豆饼或草料。驯鹿因四季、四时分别食用不同植物,活动范围相当宽广,猎民要随驯鹿觅食的变化而迁徙猎民点。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建立于1957年,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林中,是根河、潮查河、西乌齐亚河的交汇处。2011年全乡总人口1548人,其中鄂温克族人口243人;总面积1767.23km^2,占根河市总面积的8.83%;辖3个林场、1个农场。50多年来,猎民放养驯鹿在各林业局施业区内,并未出现不许可事情,而且猎民与各林业局工人相互支持、帮助,关系也始终融洽。
近年来,由于林业局把划分林区使用权到各林场。屡次发生驱赶驯鹿,拒绝猎民点进入情况。现在只是由于乡政府领导协调各林业局,才得以暂时允许驯鹿及猎民点进入各林业局施业区。
多少年来,鄂温克“使鹿部”及驯鹿就在额尔古纳河沿岸生息繁衍,是这片山林的“主人”。无论何种原因,也没有理由断了驯鹿的生路呀。由于驯鹿饲养方式的独特性,它不是由人放牧,而是自由觅食,绝非圈养,而2003年根河市政府也曾实施过圈养驯鹿的措施,结果是圈养失败,首先是饲料无法适应驯鹿需求,驯鹿只吃苔藓和山泉水,圈养使驯鹿身体羸弱,生病、死亡情况不断发生。所以,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只好跟随驯鹿返回山林,但是,他们并没有一片山林的使用权!若各林业局不能允许驯鹿进入施业区觅食,驯鹿的生存面临危机。
千百年历史证明,“使鹿部”及所养驯鹿是这片山林的守护者、保护着。这片山林有“使鹿部”和驯鹿而美丽;祖国民族大团结花园里有“使鹿部”而灿烂;祖国的大好河山会因有驯鹿而精彩。
建议:
一、2013年全世界的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在根河敖鲁古雅召开在即,我们急切期盼各级政府对这个人群给予厚爱,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林地繁衍生息,这片山林没有偷猎者,没有砍伐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二、驯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敖里古雅鄂温克人一直承担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驯鹿的养殖与繁育,理应享受国家公勤人员的工资待遇。因此,建议恢复一部分鄂温克猎民的护林员工资待遇,对一直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给予国家保护动物工勤人员的工资待遇。敖里古雅鄂温克猎民成为有工薪的护养员,承担养殖,繁育,保护驯鹿的工作。使驯鹿能得以安全,安逸,自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将驯鹿文化和狩猎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加以培育和扶持,使我国珍贵的森林狩猎文化与驯鹿文化得以保留并以发展。保护国家稀有物种,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