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之二《下海人》
(2010-05-20 12:12:20)
标签:
世博会上海人下海人售货员处方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到上海一下飞机,就跟着下飞机的人往外走,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看见接机的人都在楼下,自己却不知道往哪走。于是问机场的人;怎么出去?
那人冷眼看我,像看一个土老冒:你想从哪儿出去?
我指指楼下说:下边有人接我。
哪儿都能下。那人随便向一边挥了一下。
我看见不远处有个楼梯,赶紧往下走。
见到接我们的人,是个老乡,因为世博会来上海半年了。车一开就说:上海人不好。奥运会让北京人提高了一个档次,上海人一点没改变。骨子里就是瞧不起外地人。
我说:上海人连北京人都看不起,还能看得起咱内蒙人?
第二天又换了一个司机,没说两句话,又说:上海人不好。
嘿嘿,上海人看来是得罪人了。
我们到上海来是到上海大厦看场地的,过些天要在此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周,要把整个大厦都包下来。我们一说自己是内蒙古来的,大厦的人就怔怔地看我们。看看内蒙人有啥不一样。
事情都办完了,就去世博会。买票的人并不多。一百六一张票。
看了几个场馆,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原以为这是各地的物质展示与文化交流可是,更多的馆没啥可看的。
直到了一个非洲一个小国的馆,他的展示理念与我的想法一样,他们有物品展示,还有民间工艺展示,让一些民间艺术家来做现场展示。我们还在那里吃了他们的当地的饮食,虽然很贵,但是态度很好,就觉得值得。十五元一杯的奶茶,给我到了半杯,我又无法与他们交流,只好用手语,他们看懂了。又给我添满。我们用眼睛叫交流,都很友好。
晚上我们吃的是中国餐,也很贵。五十元一碗面,配一个小菜与一杯冰凉的饮料。关键是钱花的不舒服。两人要两种面,一个不辣,一个微辣,结果服务员反复说,这个是辣的。说一遍不行,说三遍,好像不说,别人就没听懂。我们说知道了,就要辣的。
面碗很大,两个人吃一碗足够。他们不提醒,结果我们碗里的面全剩了。走了一天,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服务员一会儿过来一个,要收拾碗,十分钟一次。就是想把你往外请。
到一个超市,已经去久闻你买什么,我没理他,因为要买什么,还没想好。进去看了没十分钟,售货员已经不高兴了,还在问:你买什么?他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我还是不理他,还在察看他们这里到底有什么,又过了十分钟,他个人真的怒了,提高嗓门问我到底买什么?我说:买什么,我一会儿告诉你的。
这时,进来一个人问有没有一种药,大概是抗生素类的药。这个售货员大声说:有处方么?
那人说没有。还问有没有那种药。
售货员已经火大了:你别问我有没有?你没有处方我就不卖给你,这是世博会定的要求。买药一律用处方。
我惊愕地看着那个售货员,在想这个人的火气到底就是这样呢?还是世博会把她闹成这样。
跟同行的大姐说对上海人的印象,大姐说她十八岁的时候来上海,就曾遭遇了上海人哄喊她:下海人,下海人。
他们认为他们是上海人,外地人都是下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