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珏山五首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七言律绝 |
珏山
九百七十三米高,丹河水近远尘嚣。
青莲二寺分秋色,子母双株劝浊醪。
辟径新成登绝顶,霜风共历下林皋。
归来执意兜云售,一岭残红望眼劳。
珏山月
对峙双峰竞比高,一轮明月口中叼。
长空驭气云填壑,星汉铺天夜引涛,
未着霓裳依素锦,聊将倦影罩青袍。
屏深烛影嫦娥泪,下望人寰惜二毛。
登珏山一天门
自古西南一径开,之行有路苦登台。
云梯就势蜿蜒转,怪石摩崖错落栽。
百感凡心将有寄,独斟浊酒不须陪。
此情已在天门外,始信春风唤可回。
登珏山二天门
一天门外一层天,直上云台数百旋。
是夜双峰峰吐月,回眸曲径径书玄。
登山有路阶无尽,悟道无心人有缘。
出入烟霏如画里,管他尘世是何年。
登珏山三天门
三百余阶踏作尘,回眸一望顿如神。
晴光旷远裁天笔,气宇轩昂过岭人。
造物雕龙峰竞美,开心唱赋语犹真。
不知今夜接云处,月相初开第几轮?
珏山
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钟灵毓秀,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厚。山上松柏悬崖,林壑深蔚,游人不绝如蚁,接踵摩肩。自宋代起,历朝逐年在珏山双峰间建起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及一、二、三天门等。 珏山寺庙依山势而筑,远望凌空入云,殿角飞椽于绿树花草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山琼阁、海市蜃楼。二天门三百六十余级石阶,陡然直上,两边峭壁险峻,峡谷幽深,使游人于登山险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蕴。及至山顶,迎面是气势雄伟的南天门,依次而上二天门、三天门、过月亭、而后至双峰极顶的真武宫和灵官顶。 游历于珏山胜境之中,那无处不在的石刻碑碣,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尚书王国光、明代文学家董绪、清代阁老陈廷敬等在此游历后均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珏山吐月:晋城四大名胜之一。明嘉靖三十五年《创建珏山一天门记》碑文曰:“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谓之珏山吐月,亦游观之胜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