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4c4ab14ft74b164d3cc50&690
穿出你的粗犷美
---怡秋文
按理说,我这个岁数已不是谈时尚的年龄了,可人老心不老,我仍然喜欢和关注着时尚。看一个人的着装品味,透露着审美,以及性格特征和个性追求。着装亦如唱歌跳舞,也是种展示自我的方式。
着装,我喜欢粗犷的,能体现出洒脱烂漫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郑愁予在《情妇》中写到:“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妇/而我什么也不留给她……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每回读这首空灵的诗歌,我就想像着:在一座靠海的奶黄色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前,一位贪玩的大男人穿着一身浅蓝色的休闲装(性格有点像日本电影中的那个寅次郎),从远方游荡够了又回家了……。
着装,多是由影视明星们引领着时尚的潮流。上世纪八十年代,先是《追捕》中的高仓健穿了件立领的风衣。接着,史泰龙在《第一滴血》穿了件美军的M65风衣。M65风衣的衣服领子里藏着个防寒帽,当时这样的服装由史泰龙这位粗犷的硬汉来展示,极具阳刚之美。不过那个年代,国外的军品服饰还未进入国内市场,男人们也只能模仿着高仓健,把领子立起来装酷。而今,一些中小城市几乎都有经销军品的服装店,但绝大多数都是仿品,离真品相差甚远。据说,一件韩国产的美军M65风衣需要近二千元人民币。在那个年代,国外电影展示的这些洋装,突出着人的个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和想象力,展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而那个时期的我们:中山装、学生装、列宁服,百褶裙,色彩是蓝白灰,男女在着装上相近。那个年代,绘画和写作也是单调的,宣传画、批判材料、口号似的诗歌。很显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及精神面貌,在着装上就可以看出。
到了九十年代,国内的影星于荣光因其有着欧美人的体貌特征,曾在香港演了几部展示时尚服饰的影片,如在《海市蜃楼》中穿了件古铜色牛皮夹克,皮马甲等粗犷帅气的服饰。这部影片和展现出的服饰其实就是美国西部片的东方式版本。随之,我在北京出差时,在秀水街见到了那样的牛皮夹克,卖价八百元,这价格在当时是工薪阶层近半年的多的薪水。
现今,国内市场的一些休闲品牌,诸如:骆驼、吉普、佛邦行等厂家,都在开发着军品的设计理念和民品结合着的休闲服饰。前年深秋,我在深圳坐地铁时看见两位时尚女孩,个头都在一米七五以上。她俩一位下身穿条黄绿色的卡其布直筒裤(带很多大兜盖那种),上身穿了件麻灰色长袖T恤,扎着头发戴了个美军作训帽;另一位,穿了条牛仔布料的背带裤,上身穿了件墨绿色粗棉质休闲衫,头上戴了个皮质八角帽。两位姑娘七分娇媚中又增添了三分粗犷,把一车厢人的眼球都赚了去。她俩像流动着的玫瑰般令人愉悦,足可以影响大男人们一天的好心情。
写作的人,用文字来展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内在的审美情趣;爱美的人,是用最能体现出自身外在美、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服装来展现每一天的风采。追求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都是值得推崇的。
怡秋
2010-8-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