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丽水缙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全部16大古村落

(2025-08-18 11:15:03)
标签:

山人户外

文化名人

缙云旅游

古方山人

传统村落

浙江丽水缙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全部16大古村落

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以下是完整名单:
1.壶镇镇岩下村
2.壶镇镇南顿村
3.壶镇镇金竹村
4.新建镇河阳村
5.新建镇西源村
6.新建镇笕川村
7.东渡镇樊庄村
8.东渡镇方川村
9.舒洪镇仁岸村
10.大源镇稠门村
11.大源镇吾丰村
12.大洋镇前村村
13.溶江乡岩门村
14.三溪乡三溪村
15.双溪口乡周扎村
16.仙都街道鼎湖村
   1、新建镇河阳村 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河阳古村坐落于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美誉的丽水缙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河阳村的特点就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筑群落,如清水出芙蓉一般,美得十分婉约、含蓄。它的建筑,也是颇具特色。 村的正大门,便是八士门,以河阳宋元八进士命名,为河阳村最著名的建筑物。 河阳居民认为风水极为重要,因此又名八字门,为了八字好,村里的嫁娶、出殡都要过八士门,风俗沿袭至今。 大门前还保留着明太祖御赐的石稀罕一对,意指河阳出了八名进士实属稀罕。 村里凡是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也会到石雕前来摸一摸,以求为考试带来好运。 在古街的北面,有一座宗族庄园建筑群,大多砖木结构,四合院设计,大多都有十八间房,故叫十八间。 其中最为精致的十八间为廉让之间,设施也最为完备。 门前的门套绘有壁画故事,保存得很完整。 若到了河阳村,文翰公祠(今河阳民俗陈列馆)必须得去。 步行在村庄的古街上,斑驳的房舍给人历经沧桑的感觉,却也令人驻足。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至今还是聚族而居,保留着很多旧习俗,耕读传家,是江南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 
2、壶镇镇岩下村 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壶镇镇东北部原雁岭乡,距壶镇镇15公里,距缙云县城40公里,海拔600多米。 都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个藏在壶镇海拔600多米的一处幽谷之中的石头村落,美得不可方物。 全村如同一个充满原始气息的石头城堡,一个浑然天成的石头世界,是浙江省体量最大的石居村落之一。 村落如镶嵌在林海与翠竹之中的一块碧玉,清一色的冲水石民居,别具一格尤其耀眼。 山石砌筑的房屋依山而建,路面、台阶、桥梁都是就地取材,清一色用石头建成,建筑典雅古朴,错落有致。 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浙江最美的五个古村落之一。 古村被郁郁劲竹所环绕,峰峦迭嶂,茂林修竹间虽无繁华闹市之盛,可一山一水,亦足以畅叙幽情。 现有200余幢房子依山势而建,墙体多为山石垒筑,内部为木制结构,以五间、七间、九间排屋及合院式建筑为主。 其中位于村南的朱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为三进两院式,外墙用石砌筑,内部建筑功能完善,戏台、牛腿等雕刻精美,宗族文化传承完整。 
3新碧街道黄碧虞村 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村落位于新碧街道,以河流、山野、田园交错,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黄碧虞村始建于北宋,定型于明代,崇尚自然,古村落基本保持原貌,从院落民居到公共生活空间,庭院、水井、古戏台、宗祠祭祀,保存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网络。 村落的居民大多姓虞。 虞氏历史来源有二,一出自妫姓,以国名氏。 据《广韵》所载,传说舜子商均受封于虞国,在今河南省虞城县,其后有虞氏。 二出自姫姓,以国名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春秋时虞国被晋国所灭,其后亦有虞氏。 整个古村落,依山傍水,依水而居,依水生活,河流,池塘,水井,构筑古村落水环境。 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据传古老的黄碧虞村共有四扇大门,分布在东西南北,一带将门紧闭外人便无法入内。 
4壶镇镇宫前村 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缙云县壶镇镇宫前村距缙云县城35千米,是一个风景优美、绿水环绕、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古村落。 背靠栝苍山,前临壶镇盆地,苍岭古道傍村而过,浣溪泉水沿街萦绕。 村西有明代李升建造的蟾宫城,村东有清代李瑞元建造的东岳帝宫。 至今,村中尚存有古城墙和城门洞遗迹,可见当年先祖曾把这里当城池来构筑,这在中国古村落中也属罕见,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蟾宫。 宫前有民谣云:宫前街,石板横横摊。 街平平,水清清,宫前街内没有独自人(单身汉)。 意思是说宫前街自古就是个富庶之地,村里的男人不愁娶不来媳妇,故而没有人会单身。 宫前村最有看头的当属古民宅,青砖瓦舍马头墙,兼有中西合璧的建筑。 村中现保存有九幢古民宅,大部分尚有人居住,因而保存得也较为完好。 
5新建镇笕川村 位于新建镇,一个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朴村落,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笕水养尔明德惟馨千古流芳,川土育吾龙翔凤飞万事炽昌。 据传因村头安有三条水笕用以引水灌溉之用,故名笕头村,后为表达此地一片平川之意遂改名为笕川村,沿用至今。 尤其廿八间、十八道坛、三间头、十一间,村落里的古建筑群体远近闻名。 
6东渡镇桃花岭村隘头自然村 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7棵树大小相差不多,树高约9米,冠幅约12米,最大一棵胸围达3米多,树龄400年以上。 尤其醒目的是后山脚古洋房,砖木结构,西洋式建筑,为传教士避暑山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