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方山人
古方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26
  • 关注人气: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趣链】热烈祝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2023-09-18 14:00:32)
标签:

浙大山人

迈山申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

分类: 智慧旅游文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


       9月10-25日,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市举行。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9月17日,中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茶文化主题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于中国茶、聚焦于景迈山。


     毫无疑问,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对于中国茶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那么景迈山古茶林究竟何以成为人类罕见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自然界上万年的水雕风刻,沉淀出茶树生长的灵秀净土,景迈山人世代与茶树相伴相生,此处驯化、栽培茶树的历史可以回溯到近两千年前。而这座珍稀的“茶树王国”之所以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从资源与人文两大维度窥见端倪。

    对景迈山来说,“百年”与“千年”是一种常见的时间维度。


    数据显示,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拥有古茶林面积2.8万亩、古茶树320余万株,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景迈山,又被誉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这里保存了各种阶段的茶树形态,古茶林之中,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长期探索逐步根据土地垂直利用特性,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是人类早期林下种植传统的当代缩影。

   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


“林茶互生、人地共荣”是景迈山古茶林区别于其它文化景观的显著特质。景迈山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几万亩古茶林,更重要的是其和谐相生的民族村寨和生活方式,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千年之前的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此,发现并驯化栽培茶树,此后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同将古茶林繁育壮大,最终在时光的磨砺之下,形成了如今多民族汇聚、茶文化浓郁的人文福地。

  古茶林、古村寨、景迈山,成就理想的山地自然与村寨居民共生的活态范本。当地以“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和行为生动地传递出原住民们在特定生存环境下认识、顺应自然、与天地自然共生共存的集体智慧。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更强调保护由于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独特景观。景迈山古茶林,便是体现人地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内在关联,和双向互动关系的有机进化类文化景观的经典案例。


从人类非遗技艺到世遗文化景观

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的中国茶

NEWS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对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景迈山古茶林作为见证中国茶叶种植起源地身份的重要实物标识,载录着千年来中国茶的种植、饮用、贸易的文明发展历史。而其所蕴含的文化历史意义、自然生态价值、传统技艺传承,都是举世瞩目的文明瑰宝。


进一步探讨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的意义与价值,“说茶”特连线景迈山申遗前期的调研与推动者之一——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从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