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标签:
转载 |
天一直下着毛毛细雨。上午游览畲乡之窗(大均)后,来到景宁最有名气的4A景区~云中大漈。这里的主要景点有:雪花瀑、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柳杉王前,有一“护关桥”。护关桥始建于清乾隆辛丑(1781),长29米,宽8米,高9米。是三层三檐楼屋式木结构廊桥。第一层为关帝庙,第二层是文昌阁,第三层是魁星阁。起到护佐村坊和方便交通的作用。于2011年1月7日被评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柳杉王,柳龄1500余年,胸径4.47米,胸圈13.4米,原高50余米,因遭雷击断梢,现高28米,树干已空心,树内可容纳30余人。被名列为全国同种柳杉胸径之冠。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柳杉王旁便是梅氏宗祠,走进梅氏宗祠倍感亲切,有回归自己祖先家之感。当然要多看几眼多拍几张。寻找一下蛛丝马迹,与我是几代血亲?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迎客堂:中间壁挂“梅氏祖训”。两侧有对联: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勒克俭。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宗氏门厅两付楹联,外联: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内联:西溪梅占东风暖,大漈峰连北门高。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二厅为叙伦堂,有对联:堂势尊严昭汝南奕代宗功祖德,孙支蕃衍承仙慰万年春祀秋尝。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三厅是报本堂。门柱楹联有内联:世系宛陵望国大宗传祚远,支开瀑漈松峦毓秀发禅长;外联: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萍繁藻俎祝千秋。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四厅堂祭坛——汝南郡。楹联有:内联为“祖公创业千古载,裔孙继承世代昌”;外联为“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大和春”。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世祖奉因公,一世祖太婆王氏。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世祖日高公。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世祖仲其公。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四世祖开公。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世祖少逸公,五世伯公元屃公。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梅氏宗祠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占地面积1000平米。是旧时宗法社会梅氏家族举行祭祀活动和商议族内大事的场所。主要有祠门、厢房、叙伦堂、祭坛、报本堂部分组成。整个建筑沿着一条中轴线,有两重大门,一堂比一堂高,一堂比一堂宽,结构精巧,气势宏伟。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梅氏宗祠的隔壁就是“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祠门古刺柏:高17米,胸围4.1米,树约1500年,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鉴定,确定为全国最大的最古老的刺柏。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清殿。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雄宝殿。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心经钟楼。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荷花形柱础石,俗称磉盘或柱础。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 [转载]景宁云中大漈---梅氏宗祠、柳杉王、时思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时思寺始建于绍兴十年(114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兴十年宋高宗皇帝赐名“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诚意伯刘基题额“时思道场”。宣德元年(1426)改为“时思寺”。现存寺院点地1193平米,由山门、大雄宝殿、三清殿、心经钟楼、马仙宫等构成。为汉室布局的古刹建筑群。保存有宋明清古建筑风范。历史悠久,古朴高雅,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同炉”的古建筑奇观。
时间:2020年10月28日,华为手机p30pro拍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