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2009-11-20 06:57:34)
标签:

古方山人

吴越

水浒

马成生

缙云文化名人

分类: 胡氏文化研究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和水浒研究专家马成生教授与吴粉合影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吴越和马成生两位同学,共同研究水浒,与粉丝在一起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马成生教授与文化学爱发者企业家老乡合影

20091110由浙江大学图书馆胡葛福老师策划的“浙江文化名人回故乡系列演讲”活动,迎来当代著名浙江缙云籍作家吴越从北京回到杭州,第一站到达浙江大学,在图书馆与另一位他的小学同学,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水浒研究会会长马成生会面,两个小学同学,一个在北京研究水浒,一个在杭州研究水浒,三十年后重聚在浙江大学,相见恨晚。

这次吴越将到杭州、衢州、缙云、丽水多所中学演讲,并与文艺界朋友相聚,为故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这是一个七十多岁文化名人的心愿。

这是我2007年国庆策划吴越回故乡演讲时采访到的相关内容,后提交给永康日报发表于2008115日报纸上。可能是文化名人吧,他们也想争给永康人。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吴越在浙江大学演讲

在央视百家讲坛摄制组的摄影棚内,我已录制了《话说武松》这部分。这几天,百家讲坛摄制组的人还要到我家谈摄制的事情。这是200817我采访缙云著名作家吴越时说的话。

     年过七旬的吴越因创作被誉为“20世纪章回小说压卷之作的《括苍山恩仇记》而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至今吴老还拥有不少吴迷。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2007年由本人策划的《吴越品水浒》品人和品事两册

     吴越能被央视百家讲坛相中,缘于他对《水浒传》的理解。上世纪50年代,吴越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领导安排他将《水浒传》改写成拼音文字。其间他熟读了《水浒传》的每一章节。上世纪70年代,他在写200万字的《括苍山恩仇记》时,就从《水浒传》中找到了创作灵感,重新诠释了农民起义官逼民反这一主题。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吴越才女吴永全程陪同,右为吴永

     2002年,受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委托,他为少年儿童改写一部少儿版《水浒传》。改写时,他在每篇的末尾都写上了补白。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补白引起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注意,请他撰写了《吴越评水浒》一书。20068月,此书一出版就引来多家网站连载,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关注。央视百家讲坛摄制组有关人员看到读者和评论界的评论后找到我,约我走进百家讲坛吴越说。

     《吴越评水浒》还引来香港凤凰卫视的关注。2007919日一大早,吴越和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一起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前往山东省梁山县,参加了由凤凰卫视策划的梁山说水浒大型专题节目的录制。

     2006年11月28,西装革履的吴越第一次走进“百家讲坛摄影棚,整个录制过程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为配合央视录制百家讲坛,吴越在北京寓所里重新审视了《水浒传》。到目前为止,他已创作了103篇讲稿。目前,这些讲稿的前50篇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吴越品水浒》。

     吴越说:我品《水浒传》,不是给大家讲水浒故事。要听水浒故事,大家可以去听评书或者山东快书,最好是去看原著。我品《水浒传》,不是讲《水浒传》中讲过的故事,也不是讲水浒外传,而是讲《水浒传》中没有讲过或没有讲明白的故事,也就是故事里面的故事。通俗地说,我讲的这些故事,是给《水浒传》做注解,让看过《水浒传》的人了解更多的背景故事。

                 缙云籍著名作家吴越走进“百家讲坛”

                            吴越给缙云老乡签名赠书《吴越评水浒》

     吴越所说的《水浒传》背后的那些故事究竟有什么特点?曾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阅读了吴越的讲稿后,说:《吴越品水浒》一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从人性善恶出发,从是否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端正社会道德风尚出发,剖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讲故事外面的故事,向读者、观众展示了《水浒传》背后蕴涵的思想、情节和旨趣。作者从侠意识霸意识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水浒传》主要人物救人于苦难侠意识善杀人者即英雄霸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