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经济学连载之十一----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2018-09-05 20:36:20)
标签:

市场经济

货币发行

货币数量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实际上是把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挂钩,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的。

那么,弗里德曼的观点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之间的关系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即使没有货币发行量的增减,也会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发生

我们在讲市场经济周期循环运行定律的时候,已经知道,市场经济总是按照供小于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供求平衡供小于求的顺序不断进行循环。在这种循环中,与供小于求相伴随的是通货膨胀与经济的繁荣,与供大于求相伴随的是通货紧缩和经济的衰退。经济运行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重复着繁荣与衰退,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说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阶段。

通货膨胀是供小于求造成的,即使货币发行量不增加,也会发生。

通货紧缩是供大于求造成的,即使货币发行量不减少,也会发生,而且货币发行量也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因此,无论货币发行量或者供给量有无增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发生。这说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经济现象而不是货币现象。

二、在等量的货币下,即会发生通货膨胀,也会发生通货紧缩。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通货膨胀阶段经供求平衡转入通货紧缩阶段的时候,货币量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时候还会因政府增发货币而增加,但是却发生了通货紧缩。这说明,在等量的货币下,即会发生通货膨胀,也会发生通货紧缩。因此,正常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货币发行量没有必然关系。

三、如果是货币发行量引起的通货膨胀,物价应该是成比例上涨的,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就是假设我们现在把人民币中的角作为元来重新计价,也就是相当于人民币发行量是原来的十倍,那么,原来五角的东西,现在就变成了五元,物价会成正比例上涨,而且,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下图是一张从网上找到的民国时期1937年至1949年货币发行量与价格变化图,恰好也说明了货币发行量的上涨与物价上涨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新经济学连载之十一----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但是,正常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却是有的物价上涨,有的物价下降,只是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不一定是货币发行量有增减,说明正常的通货膨胀是由供求关系造成的。

四、通货膨胀的时候,钱是从哪里来的?

通货膨胀的时候,并不一定会有货币发行量的增加,那么,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来源于储蓄和借贷。在通货紧缩阶段,现金为王,人们倾向于储蓄。进入通货膨胀阶段后,投资和消费都会增加,于是,人们首先会动用储蓄的现金和存款。然后,会借贷消费。

其次,来源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在通货膨胀阶段,生产性投资和消费都会增加,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加速,这是支撑物价上涨的基础。可以想象,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增加一倍,就相当于市场上多了一倍的货币,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和一定数量的物价上涨。

当然,当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到了原有的货币发行量不足以支撑的时候,就需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如果不能增加,则生产和消费的资金链都有可能会断裂,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五、通货紧缩的时候,钱去了哪里呢?

通货紧缩的时候,尤其是通货紧缩的中后期,物价下降,生产和消费减少,钱去了哪里呢?

首先,是储蓄。当投资变得迷茫,赚钱行业减少的时候,人们更加认识到现金为王。而且,由于物价处于下降期,存钱不会贬值,人们就会热衷于储蓄,更多地存放现金和把钱存入银行。

其次,是钱的流通速度减慢。由于供大于求产业增多,投资减少,人们的即期消费也减少,就使得钱产生惰性,减缓了流通速度。

六、怎么定义货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首先,货币发行量是确定价格水平的基础,影响的是一种静态的水平。一定的货币发行量对应着一个价格水平。比如,如果全社会有100斤粮食,1身衣服,200元钱,那么,可能1斤粮食和1身衣服的价格分别是1元和100元,这是在200元钱的货币量基础上形成的价格水平。如果现在全社会依然有100斤粮食,1身衣服,而货币量是400元,那么1斤粮食和1身衣服的价格就可能分别变成了2元和200元。所以,货币发行量不同,对应的价格水平也会不同。

第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反应的都是价格水平的动态数据。没有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和持续下降都不能称为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因此,货币发行量除非一直在变化当中会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如果不是一直变化,它只能影响初始的价格水平。后续的价格变动肯定不是货币发行量决定的。

第三,决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是供求关系。当供小于求的时候,物价就会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当供大于求的时候,物价就会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因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次才是一种货币现象。

综上所述,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是:货币发行量是确定价格水平的基础,不同的货币发行量对应着不同的价格水平。但是,在货币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变化却决定于供求关系,当供小于求的时候,物价就会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当供大于求的时候,物价就会下降,形成通货紧缩。

由于货币发行量是由政府掌控的,所以,由货币发行量变化而造成的价格水平变化就成了宏观调控的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

因此,单纯从市场因素方面来说的话,价格水平的变化就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是货币现象。当通货膨胀成为一种货币现象的时候,肯定是有政府参与了,那成了我们如何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而采取的措施,而不是经济规律。所以,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是错误的。

七、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神奇

首先,在通货膨胀阶段,商品和服务通常是不断增加的,在货币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应该是下降的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不降反升。

第二,在通货紧缩阶段,其后期通常是投资减少,需求减少,商品和服务是不断减少的,在货币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应该是上升的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不升反降。

所以,货币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就显得颇为神奇。正是这种神奇,才使得人们经常会产生错误认识,得出错误结论,传播错误理论。弄不清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弄不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到底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货币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