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011-03-13 22:39: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http://s14/middle/4c49c576h9e6fe07d317d&69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
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
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
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
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
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
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
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
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         
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
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
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
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
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
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
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
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
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