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2012-09-10 14:35:27)
标签:

原创

祭奠抗日远征军

纪实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一 好一幅国殇图
   9月14日,重庆军委会接到了20集团军的报捷电:
重庆。委员长蒋:五一四四密。本集团军自7月宥日向日军开始攻击后,自于是日将城南敌经时两年而最坚固之大小保垒群20多个之来凤山,完全攻占,敌即退入城内,竖闭四门,企图困斗,该城高约7公尺厚4公尺,为岩石砌成,城之上端,每隔10尺,敌筑有堡垒一座,四角更有突出邱阜森林西式房屋等形,成天然侧防机能。我军自未冬起,由城东及西南奋勇攀登,反复冲杀,血肉横飞,并以空军猛烈轰炸及工兵爆破,炸成缺口10余处,我即先后强行爬城,旬日来,我以对壕作业,逐次摧毁敌堡垒,迄未号始将东南西三面城上之敌,大部肃清,於未马我预二师、36师、198师、116师各部主力,即由南面城墙下城突入市区,激战猛进,展开巷战,城内敌防区坚固难破,敌人室室设防,而街巷堡垒又星列棋布,尺寸必争,战况激烈,空前未有,我各部队每日伤亡均在四五百名以上,计先后攻克武侯寺、城隍庙、秀峰山、文星楼、县政府等敌之主要据点,杀敌盈城,血满沟渠,占至申鱼,主力越过西门大街,节节进展,虞自继续将城外拐角楼及北门城楼之敌肃清后,即行右旋珰,压迫敌于东北角,终赖我将士用命,克敌致果,于9月14日10时,将困守城内之敌,共计3000余人,全部歼灭无一生还,我青天白日之国旗,乃复飘扬于边陲重镇矣。综合攻击来凤山之日起,至克复腾冲之日止,经50日之激战,我各部伤亡五千余员名,共生俘敌军官3员,士兵52名,营妓18名,毙敌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50余员,士兵3000余名,虏获敌大小炮15门,轻重机枪50余挺,步骑枪800余枝及汽车10余辆,其他军用品无算。正清查中。谨闻。霍揆彰。申寒信报发印。
   11月3日又收到了克复松山和龙陵的电报。
  此时,李根源正在重庆化龙山村述职。清晨照利例舞了“剑扫风烟”和“剑胆琴心”二套剑术,从近日的势态和腾冲军民告知的消息来看,滇西反攻必获大胜,他舞起剑来格外有力,而且时间也延长了,直到马氏夫人唤他“早茶、用点”,方觉得时间已过八时,便息气吸剑下场。
进入客厅,正面悬掛着一幅《国殇图》,绘着李根源长袍大褂,凛洌地站立着,右手横提拐杖,一脸悲伤与悲恨之气。睁着一双大眼睛,眸子炯炯有神,抿着双唇,短发美髯,神情有些沉痛忧郁。当时他到重庆不久,徐悲鸿恰也在那里,他们都有共同的收藏和书画爱好,徐见他常闷闷不乐,忧忧寡欢,就说“李印老,我一直想为你作幅写生画,我看现在正是时候。”
  马氏说:“你看他一天愁眉不展,本来可以高兴的时候,他却说腾龙还在日寇手中,不能高兴。还要我们跟着他一样发狠,不能发笑。”
  徐说:“人家美女画称病西施,病着才好看,我看李印泉愁着才有气魄。”
  马道:“那不成了腾冲人说的老狠贡。”
 “发着狠才好嘛,‘八一三’淞沪战爆发,他老亲赴前线,慰问抗日军队并亲自护送,收葬阵亡将士忠骸1200余具,还有82具忠骸,原墓地已无隙可葬,李印公另于灵岩山侧购墓地48亩作续葬忠骸之所,并率乡民、学生近万人,披麻致祭,还作《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诗》:‘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士满山香。’当时在苏州,在全国都传为美谈,如今已过去6年,大伙还没有忘记当年的场面,还时时出现李印老痛心疾首,忠贞不渝的印象。”


http://s13/middle/4c49abddxc95086043ddc&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徐悲鸿一边说着,一边飞速地画了起来,他真无愧是画界的泰斗,草草起笔,就勾出了李高大的形象,然后细细在头部又是几下,就现出李的性格与表情,其白描手法简炼准确,形体结构,一丝不勾,几笔之下,一个“天下第一大老”、一个“国老”、一个“高黎贡山人”便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在场的人无不称奇,都伸长了舌头,看着这个岁数不大的人的那支出神入化之笔。徐那天的话较多,他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危难之下才能出英雄,国难当前,能出力出钱,奔赴抗日一线的都是英雄,我们都要歌之颂之发扬光大之。李印老本来可以在苏州小王山平安享福,但他却奔走于抗日大业,得了嘛,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旁边一位李根源的老友白胡子道:“徐公,你这样的国手亲自上门为李印老画像,前年又到南洋、印度举办画展,将全部卖画收入捐献给祖国救灾抗战,也只有你说的有这种英雄义举的人才能办到。”
  徐道:“对了,就象我画画一样,必须有真实的行动才能体现,如果当年没有他老亲自给阵亡将士执绋送丧的行动,我就不能画出这张画来,即便画得出来也是假的。”
  白胡子说道:“是了,眼下抗战胜利在即,徐公不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危难之下才能出英雄吗,我加上一句,承平之下,还是爬虫多,因为这种英雄不须多大付出,容易做到。”
   徐说:“所以我们就要反映出李印公这位国难当头的大英雄来。”
   白胡子道:“怪的,国人尽爱在太平年间争当英雄的,以后这样的英雄多喽。”
  李呻吟了一下道:“只要真正为国为民做实事做好事,太平时候一样能出英雄。”
   这张《国殇图》亦可称之为《国难英雄图》,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大敌当前横眉冷对昂然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所以倍为李根源喜好,裱褙后亲自挂在客厅,以示励志发奋,这实与勾践当年卧薪尝胆立志复国相差无异。
   李根源吃罢早点用完早茶,便打开当日的报纸,只见中央社做了急电报道:滇西重镇之腾冲,14日上午10时,已为我军完全收复。在此次攻城战役中,敌军56师团之148联队三千余人,全部为我歼灭。中央社怒江前线14日电,自我军于5月11日渡江,发动滇西攻势迄今为止,共达4个月零4天。在此期中,敌之56师团几全部为我消灭。《大公晚报》打出大字标题:腾冲辉煌战果,前后毙敌八千余人。《大公报》报道:我军克复腾冲。腾冲城于14日晨为我军完全克复。该城自31年5月10日陷落敌手,逾时二年4月24日。我军历尽艰辛,自6月26日起开始攻城,将厚15尺高30尺之城垣炸开若干洞(进击)...。
  李根源看毕欣慰地向椅子上一靠,浮想起腾冲焦土的抗日艰辛,平时的二年三年一下就过了,而这二年太难熬了,头上都熬出了大绺大绺的白发,他想到这二年耳闻目睹的各种人物和事件,心情如大海波涛,激荡不已,梦寐以求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老人家感动万分,挥毫赋诗道。
   锦绣名城作炮灰,

   倭魔无一得生回,

   两年受尽沦胥苦,

   何幸今朝战转来。
吊高黎贡山战役北斋公房阵亡的覃子斌:
  不顾昂藏百战身,

  拼将热血洗烟尘。

  腾云寺①里表忠魂,

  香火又增覃子斌。
吊腾冲城阵亡少将李颐:
  杀声震动城门东,

  小李将军殄寇凶。

  一战功成死何恨,

  英灵常为护腾冲。
龙陵克复三首:
  既克松山又复龙,

  远征猛将建奇功。

  麾兵直指芒遮板,

  蜃气狼烟一扫空。

  半截苦经拉锯战,

  去来冲杀几千回。

  死中复活有今日,

  多少国军血换来。
 

  电製雷轰追不停,

  潞龙江水涤馀腥,

  弯弓直射花球落②,

  旦夕会师出畹町。


  题密支那克复:


  九天九地相向攻,

  如龙如虎真英雄,

  辉煌战果密战役,

  应与刘邓并记功。③ 
  马氏看李根源挥洒自如,犹然自得的劲儿,就说:“等你到了腾冲,不知要怎么写呢。”
注①腾云南寺即北斋公房。注②花球遮放山名。③即刘延、邓子龙。


“我到腾冲要细访细查,凡我军抗战的事迹,一一歌颂之,凡日寇肆虐人民遭殃的事一一鞭苔之。”
“那你不又可以出一诗集了吗?”
“是要专门写一本诗集,题目都想好了,叫《腾冲抗日记事》,现在就得注意着手收集抗战事迹。”
“你可别总是写诗吟诗,编诗论诗,把正经事忘掉。”
“哦,想起了,昨日新任腾冲县长刘楚湘来了一电,提出了战后迅速恢复腾冲重建家园的六项主张,如修筑中印公路北段、全免腾冲兵役田赋耕地税收三年,做为抗日烈士的抚恤和赈灾,恢复教育等,我都一一处理转呈,做了答复。尚有为抗日烈士建成国殇墓园一项,我已考虑着手去办,”说着便挥毫写给腾冲驻军司令写出一封文书。
  俊如仁兄长官勋鉴:此次奉命反攻,赖国家威灵,统帅妙算,而我兄临机制胜,尤所钦崇。至各军将士之忠勇奋发,视死如归,远道所闻,尤堪歌泣。理应丰碑伟冢,以纪英烈,壮形绘声,传之史志,俾边人春秋祭享,永志不忘。其阵亡遗骸,拟请在腾龙两县境内,饬该两县官绅择适当宽敞风景地点,先行收集礼葬。至应如何修墓建碑,表彰示后,垂诸祀典,以永千秋,并其遗族又应如何尊礼报答之处,嘱秘书徐颂九趋前,统祈详细裁示。根源当与云南父老子弟,敬谨效命遵办,藉报有功,以感忠灵。专此布臆,只颂勋安。
      弟李根源上。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重庆化龙山村。
   李根源写好信后,搁下笔,合掌搓了搓对秘书道:“颂九啊,我深知收敛埋葬抗亡将士遗体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特在信中写明,届时由你代表本人亲赴协助卫长官到二县办理,一切辛苦全由你代劳啦。”
“印公你老放心,我一定尊嘱办好!”
“好”,接着李根源又飞毫于玉案,另成一书道:
“万慧法师,灵光法师,同见,在昔二位于日军铁蹄之下,虽居于‘井’中之耆闍崛,仍能坐井观天,宣传救国救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宏旨,今年在我军反攻之时,又向华侨幕捐钱物,运回国内支持抗战,犹以百双上好牙箸赠予即将上前线杀敌的将领,功莫大焉。经九荡九劫,已驱逐日寇,还我山河。而今正拟入敛我阵亡英烈,超度亡灵,永垂千古,根源不敏,愿以国民政府派员身份躬邀二位尊者届时赴腾,设盂兰盆会,为阵亡将士往生极乐而献心力。”
恭请
     顺安李根源上
“这信就发到华侨救国会,请交缅甸的万慧、灵光法师”,李根源递信给徐颂九,“告诉贵会,设法一定面交二人。”
“哦,这万慧、灵光二位法师,几乎无人不晓,艾芜的《南行记》中就亲自录有他们的情况。记有万慧在仰光当了艾芜的老师,一起研究《腾越厅志》呢。”
“古语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万慧、灵光均是道德高深的人,日本占领缅甸时,他们逃到抹谷躲到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石洞中,尤其是灵光不断的书写抗日文章,投到印度‘军声报’,通过自己的笔和口不断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他们有句谒语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相比较,那些事后诸葛亮就有些叫人不敢恭维了”,李根源从抽屉中取出一叠信件。“明明在过维持会当过什么长的人,三朋四友说情的书信就有那么一大叠,又是我的什么大舅公了,什么老高祖了,简直连飞天夜叉邱小乙都望尘莫及了,非旦无过简直有功,反而要给他赔礼道歉了,所以我的老友接徐悲鸿的话说,中国是承平之时爬虫多,这不,都在吹爬虫,争着当爬虫,如果少些这等爬虫腾冲何至沦陷!中国何至受欺!”
“看来,什么问题只要一归结到日本人上就完了。”
“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多些英雄,多些自省,多些直面,李子盛何至当到教育界的头目、省参议会员;邱天培又何至身为一县之长,无兵而逃;龙绳武、龙奎垣又何至鱼肉腾龙,大发国难财;钟汉军又何至被打下八卦台,上到‘最后一课’;国难当头,又何至轮到那些当日的草民出来声张大义,拨乱反正,挑起皇粮老总应负的重担。我之所以在花甲之年仍出来奔走,组织老子军,为阵亡将士披麻戴孝,亲临怒江前线,就是看不惯所谓的颠倒了的国情、人情,不得已而为之的。”
“印公总结得好,以行动表心声明志气。”
“老子曰‘人之所患,不在于所憎,而在于所爱’,我们不怕日本法西斯过去、现在、以后的一切侵略行径,害怕的是我们当中和我们心中的爬虫、肖小的作祟,如果我们中国少些这类人物,自己首先奋发强大起来,就是什么东洋国、西洋国,一切魑魅魍魉又其奈我何。”
“印公,那这些信件就不回了?”
“回”,李根源肯定地点头,“他们都是那里的头面人物,根根须须早串到昆明串到重庆,我一个光杆司令,也得罪不起,再说礼而不往非礼也,不过也只能六奶叫三婶,无关痛养的写几句,不然他们还不大骂我李大麻子。”
“印老言重了,谁敢骂你。”
“想我当年惩治贪官,破除封建迷信,令行禁止,说杀就杀说剁就剁,到头来被别人点着线香火到处炙头点心,跑到外婆家都没有躲处,干到头来几乎快成老和尚的帽子——平塌塌的了。不得而已只好顺水推舟了,国情如是,如果不痛改前非,仍象老友说的将爬虫当英雄,八年沦胥,尚不能痛定思痛,以后难说……”
  李根源睁大双眼一愣,严然是《国殇》图中的再现。
“这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他突然闷声自问,“我看很多时候,英雄造不了时势,而时势倒是可以造出英雄的。”

二 郭沫若马寅初亲为腾冲先人庐墓题词


  几天后,徐秘书握一公文,称:“军委会至文。展开只见上书:蒋主席特派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慰劳滇西作战将士,并慰问腾冲、龙陵收复区民众。”
  李根源说:“好啊,我正准备起身,他不叫我,我也要走了,这也算是一个喜讯。”
  徐秘书又取出一大叠宣纸道:“还有更大的喜讯,蒋主席、于院长、何总长收到你老为腾冲国殇墓园题词的邀请后,都乐于为其留下墨宝,说这是反攻胜利的先声,对全国军民争取抗战的的最后胜利将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
“啊呀呀,果然是一大喜讯。”
“你看,这是蒋主席的题词‘碧血千秋’,他嘱请你代书,这是他亲书的‘河岳英灵’,这是他亲笔为198师阵亡将士的题词‘民族之光’。”

 

http://s14/middle/4c49abddxc9508f4a219d&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http://s11/middle/4c49abddxc9509bd0cffa&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阿唷,蒋主席亲为腾冲一地题词三道,在全国实属不多。”
“这是监察院长于佑任为阵亡将士纪念堂的书额‘忠烈祠’,这是军政部长何应钦题对联‘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昭日月生荣死哀’。”
“难得难得。”
  徐秘书又取出一大叠宣纸道:“还有一大喜讯,国民政府各大要员收到为杨作基的老父杨桐午庐墓题写墓赞的邀请,都说这是抗战胜利,重建家园的一大象征,乐于效劳,已纷纷将墨宝送至。”
“唉呀呀,平时求一字尚不可能,今天主动送至,真是水到渠成,抗战胜利的春风吹得好啊”。
   徐秘书一张一张地展开道:“这是蒋主席的、这是于院长的、这是孙科的、这是居觉生、吴敬恒、戴传贤、邵力子、翁文灏、朱绍良、吴铁成、陈其美、邓锡侯、吴鼎昌、贺耀祖、陈树人、谷正刚、沈鸿烈、何成睿、贾景德、刘维炽、张维翰、屈映光、王应嵩、谢无量、张镇、高维贤、陈大齐、但焘、宋沅、吴宝瑜的。”
“国民政府大员几乎都每人写了一书。”
“还有,这是郭沫若的。”
“唉呀呀,我的大才子,看看他怎么写。”
“他行草太利刷了,有粗有细,当轻则轻,当重则重,龙飞风舞,内容也只有他能写出,‘肇彼双星,光统宇宙,为富而仁,光前厥后,’如此高的评价,他敢于用到边塞小邑的一个商人头上,这怕也是从来未有的。”
http://s5/middle/4c49abddxc9509e461c54&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我的大才子,他尊我为天下第一大老,我尊他为天下第一才子,我俩虽是至交,这等墨宝他还不曾送过我呢。面对一支援过抗战的商人,大才子竟不是惜墨如金,惜词如银,用起来真是大刀阔爷,少见少见!”
“还有马寅初校长的,你看‘卓荦高风’,正楷行书,一丝不苟,公正自如。”

http://s5/middle/4c49abddxc950a10edda4&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马校长这样有声誉有影响的大知识分子,要得到他的墨宝谈何容易,他也竟屈尊送来,”李根源疑思了一下道:“看来腾冲这一仗是打得好啊,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正如悲鸿先生所言,中华民族危难之下出英雄,人民也就被英雄提高和升华起来了。”
“哦,这一张是于院长又送来的,题腾冲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你看‘为世界彰正义,为祖国争自由,腾冲一战,碧血千秋’。”
“伯循兄的题词言中了,腾冲一战,在彰正义争自由上足以影响到全国全世界,我身为腾冲人也倍觉高兴,这都是祖辈先人垂训教范,河嶽钟灵的再现,是全体军民血汗挥洒的结果,怎能不感激涕零。我恨不得立即就飞到那里,去拜谒庐墓桑梓,去抚慰父老乡亲,颂九啊,我们稍做点准备,年底就起程吧。”


三 千年之俎豆常新 万古之英灵不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去一年,这一年是全国抗战胜利的一年,也是腾冲光复后的一年。腾冲虽满目苍痍,但人民都欢欣鼓舞,热情洋溢地迎接着这一划时代和伟大胜利,人们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祭奠阵亡将士,修建废墟中的家园,与心上的人永结秦晋,重振机杼迎接着重光和自由。
  这年的七七,腾冲为阵亡将士而建的国殇墓园已经落成,各种宣腾的场面都已过去,还是徐悲鸿与白发苍颜者的那二句话,太平之日大轰大翁的场面,达官贵人的应酬最好不去宣扬,还是把目光投向那平常的不为众生所注目的人群和地方。
  一切一切的过去后,腾冲似乎又平静起来,墓园里也不能永远的热闹,园内巨松垂盖,绿荫夹道,在那个题有“国殇墓园”八字大门的后面,有二间低矮的平房,大概是做门房用的,但似乎县政府也没有安排什么人在那里守望,人们也来去自由,但这里却住下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大妈,只见她60左右光景,一口降降的湖南口音,不知是湖南那个地方人氏,她来历是这样。
  七七那天,有各机关学校、美方代表、20集团军代表,5千余人致祭,祭文左一篇又一篇,有何应饮的、有张治中的、有杜聿明的、有霍揆彰的、有刘召东的(驻军参谋长)、有李根源的、有保山专员李国清的、有孙啸凤的。

 

http://s13/middle/4c49abddxc950b346cf6c&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和顺张举人的那篇祭文,张举人不但能撰,还以抑扬顿措,苍劲有力的声音宣道:
干丁〓强圉  枝赤奋若〓横暴倭奴〓卢沟衅作〓闪电狡术〓乘我无备〓罔恤天常〓罔顾国际〓大喷凶焰〓冥顽肆弄〓平晋鲁豫〓皖苏浙赣〓粤闵鄂湘〓后先失控〓速战速决〓构斯噩梦〓惟我领袖〓目光如电〓觊彼密谋〓长期抗战〓振臂一呼〓亿兆雷鸣〓缔结良友〓宣誓联盟〓敌情震慑〓思断我路〓急破朱波〓自期稳固〓乘势进攻〓龙腾失陷〓岁马月龙〓河山色变〓哀哀腾冲〓国之边隅〓铁蹄践踏〓两载有余〓领袖日嗟〓腾乃枢要〓西南交通〓此为孔窍〓明有戚公〓倭夷威振〓戚家军名〓三岛雷震〓兵法无他〓得寸守寸〓倘有畏缩〓退以斩论〓整我六师〓是计是伐〓步武戚公〓效命奋发〓去岁之夏〓再渡怒江〓蛮烟瘴露〓江流汤汤〓猿踪鸟迹〓攀高黎贡〓悬崖峭壁〓积雪凝冻〓饥不炊烟〓渴不得饮〓藤葛作梯〓乱石为枕〓雨雪交飞〓滴漏不眠〓士卒寒暑〓殁者累焉〓马面关前〓歼敌无数〓双山峭坡〓尾击奔注〓直趋腾郊〓指挥若定〓友军协助〓上下用命〓凤岭坚垒〓一昼夜间〓阵破窖崩〓寇如熬煎〓羊奔窜城〓负隅自固〓三月积粮〓顽抗不悟〓高仗埤堄〓低潜窨帘〓伺我众聚〓机枪阴绞〓桓桓将士〓奋勇忘身〓灭此朝食〓有死无生〓血肉横飞〓弹丸如雨〓白刃相交〓靡分夜午〓爆焰熊熊〓浓树焦枯〓铁壁铜垣〓粉碎斯须〓叠克敌阵〓后先十余〓恃此正义〓网尽釜鱼〓攻苦六旬〓残凶荡尽〓栋宇鱼鳞〓凭吊灰烬〓赳赳将士〓数千百零〓捐此热血〓换此坚城〓我军战略〓即本戚公〓守寸守尺〓奏此肤功〓嗟我腾民〓忠义性成〓只知有国〓不知有生〓人孰不死〓泰山鸿毛〓为国牺牲〓足以自豪〓殉国为忠〓舍生为义〓赫赫忠义〓千秋万祀〓有陵嶷嶷〓有塔雄雄〓碣石鵷鹭〓行列于中〓有祠妥灵〓有卒守卫〓岁时侑享〓永远弗坠
并为诔曰:
盈水漎漎兮瀑声渱渱,荣誉齐江流而随永兮,江有竭兮誉无穷!
凤山岿崛兮松翠葱葱,扶舆孕毓演而为邱兮,宜众烈之幽宫。
陵园广博兮四序群葩,莺宛转而蝶翩翾兮,朝伴鳷鹊兮暮友栖鸦。
瞻塔矗立兮祠宇巍峨,魂依稀而来返兮,似众仙之咏大罗。哀哉尚飨。
何应钦、张治中、杜聿明是由大会代宣的,其文为:
  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参谋总长兼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谨致祭于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殉国诸烈士之灵曰:
滇西进击,端赖群英。冲锋陷阵,力克名城。前仆后继,壮烈牺牲。泰山比重,薄海同钦。
兹值营葬,忠墓落成。七七致祭,以告英灵。反攻在迩,胜利将临;国仇即报,正义可伸。
瞻彼顽寇,挫败频仍;终遭末日,离析分崩。诸君虽逝,继起有人。应感快慰,含笑九泉。
谨词遥奠,敬致哀忱。忠魂在迩,来格来歆。尚飨!
  张治中的祭文:
八年血战,势遏凶残。振威绝域,克复河山。通路已辟,胜利开端。惟此勋烈,金石不刊。
英名恒在,存魄长安。呜呼!丈夫临阵,自询必死。志决身歼,永昭青史。
百万同胞,庄严继起。收京扫寇,复分锄耻。瞻仰云旗,是式是依!
  杜聿明的祭文:
滇西驱寇,强渡怒江。攘坚克险,复我南邦。腾冲血战,奋勇无双。会师中印,奇绩辉煌。瞻念先烈,民族之光。招魂会永矢弗忘!青山壮骨,万祀留芳。风车云马。九阙翱翔。
  霍揆彰的那二篇已无法搞清是由哪位人物宣读的。
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谨具香花清酒,致祭于本集团军远征阵亡将士之灵,而系以文曰:
倭寇鸱张兮欲无涯,茶毒世界为封豕兮为长蛇。高黎贡山阵云遮,金沙江水咽胡茄,我军远征气吞虏,挥干将兮与莫邪。雷霆奋迅风雨加,折刈丑类如蓬麻,国际路线通欧美,打破包围脱锁枷。物资络绎来中华,岛夷惨败只咨嗟。成仁取义八千士,碧血惨淡凝奇葩,光辉灿烂如云霞,奠椒浆兮陈香花,念袍泽兮泪横斜!鸣呼尚飨!
安〓灵〓文
霍揆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腾冲国殇
墓园落成。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谨具香花清酒不腆之仪,敬告本集团军远征陈亡将士之灵曰:
倭寇凭陵,食上国,惟我将士,赴义若渴。奉令远征,杨威绝域。陷阵冲锋,追奔逐北。
取义成仁,壮怀激烈!鲍信魂归,苌弘血碧。气壮河山,光争日月。为妥英灵,爰卜幽宅。
腾城之隅,盈江之侧,风景瑰丽,草木芳洁。佳气郁葱,奇花熠烨。惟灵不昧,于焉栖息。
涧藻溪蒲,来歆来格,千秋万祀,佑我宗国!

http://s7/middle/4c49abddxc950b77864b6&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李根源的当然是他老亲自宣读了:
  今天是忠烈祠落成,大家的来,是为祠而来,凡是腾民都是为今天的祠而来,凡是腾民都是为今天的祠而来。我曾有一句话说:“比之作战阵亡的烈士和负伤阵亡的战士,我们都应该视为祖宗。”这话并非无稽,父母生我,只能教育我成人,敌人来了,父母无法保护小弟弟、小妹妹,大家都已经过这种日子。如无这些阵亡将士来救我们,到今天敌人仍然是横行的。故尔他们的功绩,由远的说如高黎贡山之高,近的说如来凤山之高;他们的功劳,远的如怒江之长,近的如大盈江之长;他们的热如同硫磺塘的热,他们的洁白如同雪山之白,如同玉泉村的水、青海的水。所以我们应该万分崇敬及感戴这种不朽的功绩。
  我们知道,敌人的欺侮和压迫,使我们非常痛恨。满州入主中国二百余年始能打出去,敌人占领腾冲二年多即打出去了。腾冲人民及举国人民都能知道,为抵御外侮的国家主义及民族主义而牺牲,都是伟大的。所以,我有一个提议:把9月14日腾冲克复定为“重光节”,大家在这一天都要来献坟扫墓,把它看为是我们腾冲人民的公墓。9月14日作为重光节,大家赞成不赞成?(群众均呼“赞成!”全场掌声)另外有几件事要向大家说明的:①忠骸收墓尚未过错成,望各乡父老好好的永久的保存这些忠烈冢。②大家出钱捐款的共计7500万元,下余的数目尚未收齐,现已用去6000多万元,深感地方各父老能够完成这件事,就是国家、政府也都感谢。至于有些被罚款的,尚肯出钱的,他们虽然做错了事,总觉得还可以,我们也很感激。③忠烈祠是由霍总司令计划执行的,孙高参尤能出力办事,钱一点也不沾染,把事情办好,这点亦甚感激。其次地方行政长官李专员、刘县长出力不少,及建塔会同人日夜工作,亦深感激。尤以工程师负责修建墓园,在物价高涨之下仍能工作完成,这点都是具有国家民族的关系,不能不说是难得,这些都特别深感。
  大家学生民众应该把这些深深印入脑中。李专员于大雨中赶来,由保山到龙陵坐车来,到腾冲时不能坐,就骑马来。数日艰苦,赶赴会期,主持典礼,一面是尽职,一面也表示忠心,大家都应该效法他的忠心。以后子子孙孙的做事,都要本着忠心,永远不忘!
  李根源的演讲果然名不虚传,他虽为高级大员,而无官样文章气习,言词及意别开生面,以物喻情很是独到,值得后来官员为榜为样。
  当然李国清是一位教授,抗战中投笔从官任保山专员,他的这篇也应录如下:
  各位父老,各界人士,各位同志:国清昨天赶到腾冲,今天参加这盛典。可是,蕴结在我心里的对于这盛典的感情,实在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刚才听主席及李监察使的演讲,仅分几点略加补充:①刚才监察使说及“914”定的腾冲“重光节”,我们应把阵亡将士认作自己的父亲。他们的牺牲不光是为腾冲、为云南,而是为整个中国,他们的牺牲是为中国争取胜得自由之路。的确,中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不够,这是无可讳言的。中国就拿这劣势的装备支持了八年,这首先得感激我们的领袖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和艰苦卓绝的精神。由这种精神的感召使我们今天得到了安全,而且是绝对的安全!而克复腾冲的各将士的苦斗、阵亡将士的牺牲,便是这胜利的、安全的开端。他们为中国奠定了国基,为中国增高了国际地位。从腾冲的克复开始,中国战事一天一天的好转,一天一天的走上胜利,像近来桂北、南宁、湘西都节节胜利,相信不久一定可以打到东京去!前几年在保山看见“打到东京去”的标语,当时不免以为是妄想。现在却不是妄想了,现在各国的军队,像美军、英军、荷军、菲军都集中太平洋,进攻东京大概不会久了。因此,我们对于腾冲阵亡将士的牺牲,必须寄与深切的悼念;对于李监察使的指示,自应该绝对赞成。我们须永远记着“生我者父母,保我者军队”这二句话,而永远纪念阵亡将士的牺牲和恩惠!②前几年法西斯国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气焰薰天,全世界都笼罩着恐怖。到今日形势已非,欧战结束即将两月,太平洋战事大概不到一年也可结束。这是表明公理战胜强权,同盟国是求公理,轴心国是拉强权。其次,也表明高度物资生产的胜利。中国抗战八年,精神固然可佩,但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绝对不成。最近美国公布租借法案的比例,欧洲战场的占百分之八十,中国占面分之五。现在欧战结束,输华物资增加许多。本人从保山来,看见美国运来的骡马不下数千匹。其他运输军用品车辆,碍于军事秘密,不便公开。总之,在数量上较从前增加了许多倍数。由此,我想到中国历来讲求精神文明,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乏科学,致物资上极端缺乏,物价高涨。美国则因物资丰富,物价增长极微。中国如无美国帮助,就无法作战。所以,我们国人更需力图奋发,致力科学的研究,致力科学化的生产建设,中国才能够得到永久的生存。刚才李监察使说及本人在艰难的交通状况下赶来开会,可是比起去年克复腾冲将士们所遭遇的困难,不过是千百万分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想到英勇将士的艰巨,更须了解这次纪念阵亡将士的重大意义。
抗战胜利的一天不久即可以来临。我们的阵亡将士对于国家伟大的贡献和牺牲,将永远如日月之光,辉耀中华大地。但腾冲民众更需永远的、深切的印在脑里,永久的、深切的纪念腾冲阵亡将士的丰功伟烈。
  李国清不愧为学者教授,简结数语即道出了国之病及抗战中的不足,道出了国之殇,至今不失为把脉的良医。和戊戍变法一样,如果中国的那些政治家不把心思用“人治”上,而努力发展科学生产,何至于以后又走了半个世纪的弯路。
   其他的诸多史志有载,此不赘录,但以霍揆彰著名的那篇《忠烈祠碑》,即使不是霍揆彰写的,也是出自一位十分投入这一伟大战事的人士笔下,其文为:
  中华民国33年夏,余奉命远征,率53军、54军及预备二师、36师进攻滇西,并策应密支那作战。于5月10日强横怒江,凌急端,攀绝壁,背水仰攻,血战九日,占领唐习山、大塘子、马面关各据点。缘山挺进,抵南北斋公房附近,两地为高黎贡山绝顶,形势险峻,气候恶劣,积雪不化,鸟兽绝踪。倭寇据险筑垒,居高临下,纵深配备,绵亘百里。我军沐雨栉风,缒崖越壑,锐师奇袭,迅若雷霆,四面猛攻,势撼山岳,鏖战旬余,卒破其阵地。敌遗尸遍野,狼狈溃逃,退据界头、瓦甸、江苴各要隘,陆续增援,顽强抵抗。我军乘势进攻,节节扫荡,遂通过高黎贡山,进出陇川江,由固东、向阳桥两路进围腾冲,城外飞凤宝峰诸山,环列星拱,次第克服。最后唯一屏障之来凤山,龙蟠虎踞,坚垒如林,奇兵突击,一鼓而下。残敌丧胆,溃退入城,会合余烬,撄城死守。腾冲城垣坚厚,河流环绕,锁钥边陲,素称险固,倭寇盘踞两年,密缮守备,洞穴隧道,纵横交通,炮垒枪巢,星罗棋布。我军于8月2日乘空军之轰炸,奋勇登城,前仆后继,势如潮涌,尽毁城上堡垒,三面进入市区。凶悍之敌,犹负隅困斗,凭藉坚强之工事,与街市之房屋,步步争持,处处激战,硝烟蔽日,弹雨迷天,肉搏血飞,草雉禽猕,历四十余昼夜,至9月14日将敌完全歼灭。崖疆重镇,重见天日。积尸为阜,流血成渠,锦绣市廛,尽成瓦烁,遗民相见,痛哭失声。方战之殷,适逢雨季,尽日阴霾黯淡,大雨淋漓;偶晴即烈日灼人,浴汗竟体;洪流横溢,泥淖阻深,瘴雾御山,蝮蛇螫手,寒侵峦壑,征衣无温,路绕蚕丛,量沙难继,风凄月黑,虎啸猿啼。我官兵本革命无畏之精神,受领袖威德所感召,忍饥耐寒,冒险犯难,出死入生,有进无退,十荡十决,再接再厉,卒能摧坚陷锐,扫穴歼渠,发扬国威,转捩战局,除国际交通之障碍,开反攻胜利之先声。虏廷作失败之哀鸣,盟友有英勇之赞誉。凡此光荣之战果,实为热血之奇葩。是役自夏徂秋,大小四十余战,共歼敌联队长藏重康美以下万余人,虏获无算;我军亦阵亡团长覃子斌、李颐等官兵八千余人,负伤者近万人。呜呼!蛮烟瘴雨,谁返先轸之元,紫雷青霜,犹夺岛夷之魄,鹤归华表,千年之俎豆常新,虹起长天,万古之英灵不灭,同分共赋,当时亲在行间,握管抒忱,此日难收涕泪,追为伟烈,系以哀铭。铭曰:
怒涛掀天,仑山积雪。远征万里,鏖战四月。雨泣风号,天崩地裂。马革归魂,杜鹃泣血。
气壮山河,名垂竹帛。永矣千秋,视此片碣。
http://s6/middle/4c49abddxc950bd27a785&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此篇最后的悼词对杖公整,语意连贯,读之让人声泪俱下,不失为一篇感人之作。


四 她成了高黎贡山母亲


  有位和尚细细的看着这些祭文,最后他已经高声宣读起来了“呜呼!蛮烟瘴雨,谁返先轸之元,紫雷青霜,犹夺岛夷之魄,鹤归华表,千年之俎豆常新,虹起长天,万古之英灵不灭……”,在场的人都擒着眼泪,气氛很是肃静,突然“哇”的一声,一位老大妈竟“噗”的跪下,失声地在一块碑下大哭起来:
“我的儿啊——娘找你,

走了几千里,

寻到山里寻到水,
找遍天涯找遍海角,

不见你踪不见影,

不听你声不听你哼,

不闻你气不闻你息,
我只知你吃粮抗日到队里,

我只知你杀敌立功长成器,

我只望你给娘报佳音,
我只望你回乡重种地,

哪晓得你一去即永别,

哪晓得你变成了一堆泥,
哪晓得你化作清风吹,

哪晓得你的名出现在墓地。

你出门留下的破衣,
娘已为你补起,

你出门留下的二铜币,

娘已为你攒起,

我的儿啊,
只听说你涨大水时渡怒江,

只听说你下大雨时过雪地,

只听说你飞身跃上登城梯,
只听说你挥刀血溅满身衣,

如今娘望你望不到,

娘哭你也听不着,
娘的眼泪都哭干了,

娘的心都快碎了,

娘只有在此陪伴你,

娘只有在此和你叙。

 

http://s16/middle/4c49abddxc950c1b6d45f&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这位老大妈就是左大龙的母亲,因哭儿子气得双目失明,已无法再返回湖南,也不想再离开儿子的墓地,便在这里住了下来,每日在墓园里,为烈士墓扫扫地,磕磕碰碰的,摸一摸拭一拭,仿佛儿子还在自己身边,或与来扫墓祭奠的人士诉一诉心中的苦哀,日子也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去着。”
  有一天,来了一个不到三十的汉子,恭敬的给她老人家磕了二个响头,用四川话自报说:“大妈,我叫邓贵,与你儿子生前在过一起,打西门那天我亲眼看见他抡着大刀向城头冲去……”
 大妈那老手一伸一伸,一边摸一边又大哭起来:“我的儿啊,娘找你……”
“大妈,我就是你的儿,打仗后在龙江老百姓要我给小娃起名,认我做了亲爹,常给我送肉、送皮底绒鞋,后来把我认做真爹了。”
“哦”大妈似乎从悲痛中转了过来说:“那你以后就在腾冲有儿子,有孙子了。”
“大妈,我的儿子、孙子,就是你的子子孙孙。”
  这时,旁边有一花白胡子的老大爹走过来,恭敬地问邓贵:“大哥,听你的口音是川南人,我们还是老乡呢,知道我的儿子张铺廷吗?”
“啊,知道,在保山白衣寺我还看过他演的《三岔口》呢,只是后来……”
“他后来是死了,我在家乡已有所闻。”老人悲伤起。
“他多次化妆到腾冲侦察日军情况,有时化妆成乞丐,有时化妆成老人,大概前年他化化妆成了一个老太婆,打探日军的军火仓库被日军抓到后严刑拷打,死得很惨啊。”
“那就不知他埋在何处?”
“我好象没有见到他的姓名。”
“唉呀!”老人有些口鼻发酸了,“这个老太太还找到了儿子的墓,我连坟也找不到。”
“可能驻保山的71军会为他建墓地的。”
 老人噙着泪走了。
 又有一天,来了一伙人,西装革履,当中有两位身着区域戎装的军人,一位岁数在20多岁左右的军人,手挽着一个漂亮的小姐,给大妈深深作了两个揖,那个军人说:“大妈,我叫骆鹏,我知道你儿子,他的师兄还在过我们部队。”
大妈问:“你现在成家了?”
“和顺乡人都把我当儿子看,又不嫌弃我的过错,不但捐集了一箩银元送我,硬是把他们那里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介绍给我。骆鹏介绍说:‘这就是我刚结婚的夫人小寸。’”
 “大妈”,小姐亲热地作了个大揖,又介绍另一对夫妇说:“这是我的姐姐和姐夫,她们和我一样,每天望着他们去打仗,几乎是从死人堆里将他们望了出来,好不容易才到了今天。”
“大妈”,一位身着西装的人,上前挽住老人的双手说:“我叫王熙孔,与你儿子是一个部队的,我与你儿子同时当兵,后来一起来到云南。我们打日本虽然很苦,但腾冲的老百姓很辣疼我们,光复后还给我介绍了对象,我也就当了腾冲的姑爷了。”
“这里的老百姓太好了,”左大妈说:“我儿子埋在这里,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大妈,你要不嫌弃,就到我们和顺乡住下来,”寸小姐说:“我们会扶侍你一辈子,给你养老送终。”
  左大妈听说,看着,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后人,脸上出现了幸福的微笑。

                   http://s11/bmiddle/4c49abddxcb12dc4faf2a&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左大妈硬是在国殇墓园里住着守着看着,陪伴着自己的儿子,陪伴着所有为光复腾冲而战死的先烈,每天打扫陵园,祭扫陵墓,种树修枝栽花,墓园的小树长成了大树,先烈的墓碑由白变青转黑,过了一年又一年,有人说她老大概活到了一百多岁;也有人说不知什么时候谁也想不起,她突然消失了;也有人说她被一个当地的老百姓接去享清福去了;也有人讲他被一个抗日军人的夫人或后代接去活孝养死殡葬去了。总之她的踪影后来是从墓园里消失了。还有人说,60年后她被腾冲人塑到了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一尊面向西南方守望的肃穆的铜像,每日每刻睁大双眼看着抗日军人战斗过流过血汗的地方,看着长眠着无数抗日英灵的国殇墓园,看着前面提到的那个白发苍颜者不希望出现那种局面的社会,看着已经吃一堑长一智的边疆人,她时时刻刻在注视着,警醒着。


五  愿忠烈早生极乐净土 乘愿再来

 

 

http://s16/middle/4c49abddxc950c5e3133f&690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TITLE="第二十二章 祭奠国殇  国殇天末--张竹邦滇西抗战长篇纪实小说(连载)" />


  后来,邓贵领着二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在墓园凭吊先烈,他指着忠烈碑给二位介绍说:“你们从玉石厂拉来的玉石王,我已找老何老彭他们解开,做成忠烈碑,镶嵌在阵亡将士塔上,我看比过去在白衣寺解的那些玉石大多了。”
“老邓啊,在白衣寺的,多是戒面料,有这么大的很少,我们知道后已经捐给了钟军长,他用此玉为抗战为保山人办了大事,还得感谢他呢。只因玉石场交通不便,开采困难,不然我愿给每位阵亡将士都立上一块玉石墓碑”,说话的正是寸舜。
“他们是真正的为国为民而玉碎的”,寸舜的亲家李泽岚很是感动,“如果不是他们把日本人打走,日本人控制着玉石厂、宝石厂,莫说运玉回国,我们可能臭化清风骨化泥了。”
“我们华侨这次特意将灵光法师从缅甸请来,本来万慧也要来的,可是行动不便,只能由灵光法师代表了。今天他就要为抗日阵亡的将士超度亡灵,讲句实话,为阵亡将士表示一下,怎么也不算过份。”
  这时附近龙光台上传来阵阵洞经之乐,一阵高一阵低,一下平和一下激越,一下高亢一下幽扬,一下高雅无比,几如步入圣洁的殿堂;一下雄浑悲壮,犹如为壮士饯行。再一细听,又似当年将士们在战场上的搏杀,似千军万马的席捲大地的奔腾,更似高山大壑,大战前的宁静。还似壮士搏击倒地后的悲洇,啊!这不是左大龙的老母亲那一声声的涕哭,那一句句扣人心蜚的诉说,那一腔腔发自内心的呼唤。乐声和着山风吹拂,发出的阵阵松涛声,变成了一场人与天地正气的共鸣与重凑,响彻于死难烈士的园林之上,震动着腾冲的山河。
  倏然之间,忠烈祠上传来了灵光法师高昂而有节奏的宣颂声:
  佛历二千九百七十三年中元节腾冲国殇墓园建设盂兰盆会追荐为降伏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魔怪而战争阵亡英勇将士往生极乐启
佛教常例,以阴历7月15日为中元节,建设盂兰盆会,超荐亡灵。
今者,末法之际,业重障深,福轻慧浅。炮火弥漫于婆娑苦海,血腥充满于南阎浮提,骨肉横飞,尸体狼藉。
英勇将士,本大无畏之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为世界全人类之正谊而奋斗直前!牺牲小我,实行舍己利人的大乘击义,堪称末运继承先圣之菩提萨陲者也。腾冲及缅北佛教同修每念及此,诚难报慰,故拟于十三四五日假腾冲国殇墓园,恭请
十方高僧,大德长老,光降道场,主行法事。
  在这次六年欧战的结果,单同盟国方面死亡6百万人,中日战争远过于欧战,死亡人数远胜于此,腾冲阵亡官兵八千余人,百姓亡及无数。我们本着护国降魔息灾的言旨,推广祈求世界和平的方略,求向正谊而牺牲的英勇将士们致以敬礼!并原你们早生极乐净士,见佛闻法,顿证无生,乘愿再来,化度有缘。愿以“众生未尽,我们无穷”之普贤同一大圆觉海,以如斯功德,迥向阵亡将士,速护弥陀接引,往生安养佛国,尚希同道,届时驾临拈香是幸!

   接着是一阵悠扬安祥的仙乐之声,细吹细打,国殇墓园里瞬时金光万道,宝树成行,香烟渺渺,瑞气千条,香云揭盖,異香扑鼻,山禽喝护鸟为歌。

    这是云南和缅甸的人民自发地用以纪念死难人士的最高最神圣的仪式,相信万千的抗日阵亡将士的英灵正受弥陀接引,往生安养佛国。
   再后来,夜深人静,国殇墓园里合着左大妈的哭声,响起一管低暗的洞箫声,不用说那是邓贵在倾诉他心中的怀念和悲愤,那是他发自心灵深处的一首歌:

当我走在滇西高原上,

 那还是——昨天,

就在祭奠国殇的时刻,

我那有心思去聚餐?

战友已长眠土中,

恨透的鬼子已不在眼前,

只有用泪水解开我心中的思念,

 这就在离开墓园之前。

耳中的雨声、风声、瀑布声,

自由的哭诉声——但是,

泪水不停地流在竹箫上,

淌到我的脚上——地下,

亲爱的战友,战友啊,

您在何方?——何方?!

鲜血洒满高黎贡山,怒江水,

我用箫声、歌声,

轻轻地把您埋葬,

让你安息在边疆人民的心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