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布龙之乡--苕霅村

(2015-08-30 21:47:17)
标签:

旅游

奉化

分类: 旅游--国内--本县

  尚田镇苕霅村含苕霅和张家滩2个自然村,以村南苕溪而得名,曾用条宅等名。村内传统建筑保存一般,但拥有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

    苕霅村始建年代和形成原因不详。但据《奉化市志》记载,苕霅村舞龙在800多年前就已存在,说明该村历史久远。现村内居民以陈姓为主。目前据有史可查的资料是,晚唐五代时,今萧王庙街道棠岙村江氏曾在苕霅短暂居住。民国三十五年《棠溪江氏宗谱》载清庠生江廷灿《育英堂记》云:“昔吾始祖,自诸暨漾沙坑来,流离播迁,初居吾奉之苕霅,继迁甘里之山顶岗,旋以山顶岗非乐土,而徙居棠溪。”

    该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50亩,户籍人口1190人,地形地貌特征为山谷峡地,常住人口820人。传统建筑共21处。  

 

   走近陈宗熙旧居,发现该建筑有一个特色:平面上呈“L”形,推测可能是宅基地所限。该建筑坐北朝南,一正一厢房成其主体组成部分。细细察看间,我们又发现,四阿屋顶的正屋面上形状酷似打稻用的“稻桶”,故俗称“稻桶屋”。
     立足耐看处,该建筑前有廊,东有厢,一青石槛框宛如一青衣女子静静镶嵌于朝东的大门建筑旁,雀替雕刻与花卉纹相间,杂陈于门楣上。纵观该建筑,正屋保存尚好,且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加之其主人陈宗熙在民国时期及在台的名声使之幡然不同一般。
     提到陈宗熙,现在的人们大都陌生,而在50多年前,他却是声名显赫的民国要人,也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之一。
     让我们先从简历来了解、回顾那位百岁老人的人生故事吧。
     陈宗熙,字志和,尚田镇苕霅村人。早年就读于凤麓学堂(奉化一中前身),后赴南京金陵大学深造,毕业后进入国防研究院工作……第五期结业后,曾任安徽凤台县,定远县等县县长。1938年起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机要室任机要秘书、科长,1942年任外交部机要室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陈仪去接收台湾,任台中市市长。1951年起任台湾“总统府”秘书,机要室主任,在台湾管了18年机要工作。后研究市政建设与市政管理,受聘“中国文化学院”,任市政系主任、市政研究所所长、台北市都市计划委员,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考察市政,著有《美国都市之管理》、《市政论丛》、《市政刍议》等书籍。在他高龄之年时,仍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
     “陈宗熙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二弟陈宗熏、三弟陈宗烈。”说起陈宗熙建造旧居的来历,他的侄女、侄女婿,现年77岁、75岁的陈庆娥、王顺庆老人都很激动,他们告诉我们,该宅是全国解放前夕,陈宗熙的母亲突然病重加危。陈宗熙准备赴老家奔丧。由于他随带的妻儿、护兵等人数众多,弟弟老家房子容纳不下,所以委托其弟在其旁修建住宅,以供随从和妻儿居住之用。但由于该房子完工后,全国很快得以解放,陈宗熙回老家没有成行。
     “记不清是哪一年,陈宗熙来奉化老家了,只记得陈宗熙说他是93岁来过一次,97岁来过一次。”陈庆娥夫妇介绍说,陈宗熙去世至今已经6年了,“活了103岁。”据了解,陈宗熙只有一子陈耀亚,在今年上半年去世,“也活了92岁的虚龄。”其膝下有三个孙子和三个孙女。
     据介绍,1991年,也就是陈庆娥所说的“93岁那一年”,陈宗熙来到阔别四十余年的老家祭祖扫墓,那天恰逢阴雨天,道路泥泞,先人坟墓在山上,他坚决不坐轿子,坚持步行来回。
     陈庆娥之子王儿军回忆说,“陈宗熙曾就读过的凤麓学堂,就是奉化一中的前身,弟弟陈宗烈1930年至1933年当过奉化县立初级中学的校长,后来在上海政协工作过,1988年去世。不过陈耀亚也是在奉化县立初中毕业的。”因而在他97岁来奉化时候,即1995年时候,他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尤为关注,决心为故乡的教育事业献上自己一份力量。他向母校奉化中学捐资5万元美金,向苕霅村老家捐资3.8万美金作为苕霅小学的建校费用。
此后,他还经常来电来信,询问家乡子弟的受教育情况。就在病逝于杭州期间,他还惦记着家乡的教育事业,正如他对家乡子弟所说“离家不能忘本,我离家40多年,还忘不了故土”一样,他依旧忘不了老家的一切。这位百岁老人,已经将自己后半生的情怀深深地情洒在生他、养他的奉化这片热土上。
http://s11/mw690/001oCgT8gy6V2I7RiRQ9a&690

http://s15/mw690/001oCgT8gy6V2I8755c1e&690

http://s9/mw690/001oCgT8gy6V2I8lopye8&690

http://s7/mw690/001oCgT8gy6V2I8jz1A56&690

http://s1/mw690/001oCgT8gy6V2I8oG1G50&690

http://s3/mw690/001oCgT8gy6V2I8R7j412&690

http://s6/mw690/001oCgT8gy6V2I8RnRb95&690

http://s12/mw690/001oCgT8gy6V2I99HHJ0b&690

http://s1/mw690/001oCgT8gy6V2I8X4Sk60&690

http://s15/mw690/001oCgT8gy6V2I9aopg3e&690

http://s12/mw690/001oCgT8gy6V2I9qVPZbb&690

http://s11/mw690/001oCgT8gy6V2I7LhzA5a&690
http://s6/mw690/001oCgT8gy6V2I9klbTa5&690

http://s1/mw690/001oCgT8gy6V2I9tIRic0&690

http://s11/mw690/001oCgT8gy6V2I9uOEiaa&690

http://s5/mw690/001oCgT8gy6V2I9UDha14&690

http://s4/mw690/001oCgT8gy6V2I9I3rZ83&690

http://s10/mw690/001oCgT8gy6V2I9ONuxa9&690

http://s4/mw690/001oCgT8gy6V2IakpV1b3&690

http://s6/mw690/001oCgT8gy6V2Iasxxjd5&690

http://s16/mw690/001oCgT8gy6V2IacfVBef&690

http://s14/mw690/001oCgT8gy6V2IarNBH2d&690

http://s3/mw690/001oCgT8gy6V2IapSJs32&690

http://s13/mw690/001oCgT8gy6V2IaLftO1c&690

http://s3/mw690/001oCgT8gy6V2IaG0tY12&690

http://s6/mw690/001oCgT8gy6V2IaPn9j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诸暨看香榧
后一篇:楼岩--范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