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可以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
高送转是否能够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这需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一纸文书下一个“画饼”的结论。
老沙认为,高送转可以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理由如下,请大家看看老沙说得有没有道理——
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些股本、市值小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如果产品有较好的销路、有一定的盈利水平,都存在着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而为了购买生产原料、“招兵买马”等等都需要资金,越是高成长的公司,越是需要更多的资金!然而,我们知道,中小企业贷款都比较难,在流动性不断收紧的趋势下,抵押贷款是一个最主要的贷款途径!中小企业为了能够贷到更多的款项用于扩大再生产,拿什么来作为抵押呢?股权——最好、最富有信任度、甚至是最值钱的抵押品!
假设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有一个亿,其中大股东占3000万;再比如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是50元,那么大股东3000万股的市值就值15个亿;众所周知,用作抵押的资产数值要大于贷款数值,就像借10万元要用价值100万元的房产做抵押一样,那么这家上市公司就可以用3000万股本、即15个亿的市值去贷一两个亿左右的款。
就这么一点点3000万股的股票能贷上多少款呢?股本一旦被用作抵押就被锁定,再想贷款就得想其他办法,上市公司除了用股本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值钱的、可以贷到款的抵押品呢?
因此,这样的想做大做强、而且能够做大做强的上市公司就存在着强烈的扩大股本、扩大市值的欲望!
假如它们10送10了,那么它们所拥有的股票数就增加了一倍、即6000万股;假如经过除权并填满权了,大股东所拥有的6000股股票的市值也相应增加了一倍、即到了30个亿!
30个亿无疑能够比当初15个亿的市值贷到更多的款!
而且,仅仅通过10送10以及其后的除权、填权,上市公司实际上就相当于“融”到了15个亿的“资”,而且还能贷到更多的款用于发展生产,股民高兴、上市公司高兴,何乐而不为?
那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此而改变了吗?
上市公司的市值增加了,身家增厚了,基本面不是大大改善了吗?
以万科来说,不是通过不断地高送转扩张了股本、增厚了身家,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鳄,并有望问鼎“世界第一”的吗?如果中国股市没有高送转,而万科又不热衷于高送转,那么万科至今仍然是一家只有几千万股本的小公司,能在全国各地盖起那么多以“万科”为品牌的高楼大厦么?
再以苏宁电器为例,同样是以不断地扩张股本做大做强,使苏宁的基本面改善得与刚刚上市时形成天壤之别!如果高送转像现在这样被某些人视为万恶之源,那么即将扩张为70来亿总股本的苏宁还是一家仅有2000多万流通盘的“中小板”!
万科、苏宁的例子举不胜举,高送转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敬告读者:
1、人在旅途,明日停博一次,周五起恢复正常,请谅解!
2、搜狐密码被盗,被黑客插入广告,此事正在处理!
3、老沙再次重申,“老沙博客”一向以分析大势为主,或阐述投资思路,不会涉及推荐具体的个股,更不会为荐股而大做广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