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家书
“多呼”者,不多也
记得有一天,韩志国教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韩教授在去年下半年就认为股市即将面临一次“大考”,今年初,他又指出市场已显现出熊市特征,在呼吁“再融资必须从股权融资为主转到以债权融资为主”未果的情况下,韩教授便对牛市彻底失望。他在电话里衷告我如果要坚持唱多得“谨慎”;
这次在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共同参加央视的一个节目,当主持人闻吴所长“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时,我听到他很无奈地、轻轻地说了句“熊来了”。散会以后,我在停车场遇到他,同他握了握手,对他前些时候在央视二套节目中的那句“一边是那么高的税收
一边还说是发展资本市场,简直是弥天大谎”表示了我的敬意;
同样是在那个会场上,与我同乡的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认为按照国外成熟股市的标准,现在A股的跌幅可以称之为熊市了,但按照跌下来的日期来计算,还差10天。我想10
天后,金博士也只好认同是熊市了。
在看多的日子里,市场有着无数条看多的理由;在看空的日子里,市场又有了无数条看空的道理。看多看空,无论对个人甚至机构,都可以在一夜之间进行转换。现在,唱空的声音越来越理直气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
不成熟的市场总是非常情绪化,一个虚拟的市场总是会出现很多虚幻的感觉。
拜读了一篇博文,文中写道:“何必对股市举轻若重!股市本非经济运行的大问题,只是整个经济的一个小局部、一个小侧面而已。但由于“测不准原理”,使得人人参与其中、人人关心其涨落。导致诺大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都很令人无奈地而又不得不关注其涨落,弄得上上下下如此地举轻若重。”
我觉得,无论看多看空,人们应该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越是唱空者、越是看到了股市的危险,越是应该呼吁救市!然而现状却是,越是唱空者越反对救市!那么他们既不看好后市且又反对救市,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之所以对韩教授、吴所长、金博士表示尊重,那是因为在他们是以“哀其不幸”而不是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待这个市场!
我越来越感到孤立,在曾经的唱多的大合唱舞台上,好像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那里;台下曾经一个劲地为大合唱鼓掌的人们也纷纷离开剧场;一个唱空的大合唱很快就要登台演出,买门票的队伍排得越来越长……。不过我深深地知道,“最后一个唱多的人”肯定是要被孤立的,我早就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才会“从山背后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