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忧草:难倒科大教授的小学奥数是种病

标签:
教育小学奥数华罗庚时评科大教授 |
分类: 忧草观察 |
难倒科大教授的小学奥数是种病
2015-04-13 07:21:46
来源:光明网 作者:汪忧草
昨日,由重庆市发明协会和重庆云阳职教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科技与创新教育经验交流暨培训会”上,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给热衷为孩子报班的家长们泼了一盆冷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不等于挨个学兴趣班。(4月12日《重庆晚报》)
黄吉虎教授表示,他还是学生的年代既没有奥数,更没有兴趣班。而最打动他的是1957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一个学术报告,说那时中国穷,科技落后于别的国家,我们要努力学习来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黄吉虎说,但这样的学习显然不是从奥数当中得来的。
有意思的是,华罗庚教授也是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科学家。那时候,民间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华罗庚教授考学生,给了8毛钱,让学生去买一斤二锅头。那时一斤二锅头是0.84元,8毛钱当然买不到一斤酒。可他的学生硬是买来了一斤酒,华罗庚就问他是怎么买来的,学生说是每次买一两,只要8分钱,连买十次就是一斤酒。这其实属于趣味数学题,对儿时的我启发很大,让我看到科学世界的其妙无穷。
但今天的孩子,已经没什么时间去慢慢品味趣味数学,而是一头扎进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加强班,其中就包括小学奥数。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曾经说过,在美国,奥数就是一个帮助中学生提升对数学兴趣的组织,而在中国,奥数的意义完全不同,它受到了从学校到家长到学生方方面面的重视,几乎成了一项“全民运动”。因为奥数学得好,就更有希望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一些学生主动要求学习奥数,而对于学校来说,大学拿奥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导致中学和小学也以此来选拔学生。
于是乎,原本只适合极少数数学天才学习的奥数,居然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让很多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也不得不参与进来,这不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让很多学生把原本应该放在体育锻炼、娱乐上的时间白白浪费在奥数上了。所以丘成桐教授曾经尖锐地指出,出“奥数”题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数学家,而且这些题目出得很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当小学奥数居然难倒了科大教授的时候,我们既为这位著名学者的直白而感动,更为小学奥数的“走火入魔”而担忧。老实说,这样的奥数其实就是一种病,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病,一种唯利是图的社会病,是得好好治治了。(汪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