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忧草:文科状元复读考北大只是个“传说”

(2013-10-12 14:30:35)
标签:

文科状元

北大梦

国学梦

汪忧草

教育

分类: 忧草观察

汪忧草:文科状元复读考北大只是个“传说”

 

文科状元复读考北大只是个“传说”
发布时间:2013-10-12 10:44:01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评论 
作者:汪忧草
 


辽宁本溪的刘丁宁同学,一直以考上北大中文系为理想,在2013年高考中,她考出了668分,成为辽宁省文科状元,结果被香港大学录取。但开学不久,刘丁宁选择回到本溪复读,希望明年考上北大中文系。(《辽沈晚报》10月11日)
 
在号称“神州第一考”的高考战役中,这位同学成了今年辽宁省文科高考状元;然后她不但被香港大学录取,还获得港大72万元全额奖学金;但开学没多久,她又选择“休学”回辽宁老家复读,准备明年报考北大。“高考状元”、“香港大学”、“复读报考北大”这些关键词叠加在一起,自然成了一条很吸睛的新闻。
 
但从另一方面看,即便每年高考批量生产“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加分状元、裸分状元,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乡状元等等,“状元”毕竟是极少数“学霸”们的专利;文科状元能成功赢得港大全额奖学金,就更是凤毛麟角;然后又选择“休学”去复读报考北大,就更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了,应该比中六合彩的概率还要小。
 
对于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过分加以解读,因为这样的个案其实并没有什么代表性,并不能提供在方法论上合理的关于一般性质的结论。不论是有心人的刻意炒作,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这终究只是刘同学的个人选择,属于她的私事,并不需要我们来评头品足一番。
 
美国有一句谚语说,“得A的学生最后会为得C的学生打工”,言下之意就是,考试能力不代表社会更需要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高考状元”仅仅是一次考试、也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的成功者,不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仅仅是一时的荣耀,社会各界并不需要刻意去追逐“状元”新闻,让其保持“高曝光率”。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叫“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们不妨说,“文科状元”从港大“休学”回家复读改考北大中文系,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这样的选择固然值得尊重,但这样的选择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太遥远,这样的“成功”实在很难复制,这样的“样本”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可言。让隐私的归隐私,事出无奈也好,追求理想也罢,都属于刘同学本人,而与他人无关。我们与其在一旁“风言风语”,倒不如为她鼓掌、给她加油,并祝她的国学梦、北大梦早日实现!   (发稿:华声在线-华声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