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忧草:杭州西湖的广告“猛”在眼光上

(2013-05-30 16:47:06)
标签:

杭州

西湖

眼光

汪忧草

杂谈

分类: 忧草观察

杭州西湖的广告“猛”在眼光上
2013-05-30 08:03:07 来源:时评界
 

杭州人王宇在西湖的灵隐寺附近经营一家自创品牌的纪念品店。这段时间,他去纽约度假,漫步到帝国大厦附近,惊讶地发现敞篷观光巴士上印着自己非常熟悉的三潭印月,他立刻给记者发来微信图片:“杭州西湖广告做得挺猛啊!”(5月29日浙江在线)
 
其实,纽约还只是这一波西湖广告投放的十个市场之一。据报道,2013年2月28日开始,杭州旅游宣传画傍着大巴士,穿梭在全世界10个国家——也是目前杭州的前十大入境市场所在国,包括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及西班牙马德里。
 
这次广告不但投放力度很大,而且也很有针对性。广告在每个国家投放的大巴数量和品种并不相同:纽约是5辆公交车、2辆敞篷观光车,首尔则是穿梭于青瓦台前的40辆公交车;欧美版给人艳丽的视觉效果,而亚洲版将艳丽的旗袍女子换成了穿着蓝印花布的采茶姑娘。
 
而且这已经是杭州第二次在国外投放广告。去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杭州已经在英国、韩国等地“试水”做车身旅游广告。据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国际评估公司的调研,2012年数据表明,伦敦的车体曝光率为21%,首尔的车体曝光率为39%-40%,这个数据都远远高出行内的平均值11%-12%。这也说明杭州如今在全球市场大范围投放广告,大打“西湖牌”,其实是有备而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就在国内很多旅游景点靠收取门票、提高票价来赚钱的时候,杭州人非但没有开征西湖门票,还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在国外市场上打起了“西湖牌”,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浙商的眼光。因为通过拓展西湖的知名度,通过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让更多的国外游客“到此一游”,由此而来的旅游收益其实要比靠收取门票、抬高票价而来的旅游收益要大得多。更何况在国外大打“西湖牌”、“中国杭州牌”,也对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不无裨益。
 
“风物长宜放眼量”,眼光的广度和思维深度决定我们未来的前途。浙江人经营西湖的眼光其实就很值得兄弟省市同胞们认真借镜。
 
作者:汪忧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汪忧草:杭州西湖的广告“猛”在眼光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