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忧草:红会数据“疑问”背后的公信力疑惑

(2013-05-20 17:57:34)
标签:

红会

公信力

汪忧草

杂谈

分类: 忧草观察

红会数据“疑问”背后的公信力疑惑
2013/5/20 0:02:19 [稿源:红网] [作者:汪忧草] [编辑:易木]

 

 

   18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有关处室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疑问时表示,民政部公布的数据确实是红总会财务部门报送的,至于为何红总会此前自己公布捐赠总额为15926.90万元,比报送民政部的13450.83万元少了2476万多元的差距,需要向财务部门了解详情后再答复。(5月18日《法制晚报》)
  
  其实,民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本身并未出错,红会所发布的数据亦无不妥,因为民政部是把红会总会与红十字基金捐款分别列出,而红会网站的数据是把红会总会捐款与红十字会基金加在一起,应该说,两种做法都不算错,数据“疑问”只是一场虚惊。
  
  但新闻媒体如此这般地盯着红会数据,甚至于“鸡蛋里面挑骨头”一番,倒是值得思考。一方面,这表明如今人们对红会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关注,社会上对红会的监督工作无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认真。这种“零容忍”、这种“较真”只会让红会人员更加如履薄冰地开展工作,也会对他们的工作起到鞭策作用。
  
  另一方面,红会数据被“挑刺儿”,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红会工作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现如今很多人是用显微镜在注视着红会的一举一动,红会工作稍有差池就可以能被放大几倍、几十倍,说明红会的公信力已经成为软肋。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接收捐款46.9亿元,这是仅次于中组部97.3亿元“特殊党费”的最大捐款,也比当时16家全国性基金会(包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所接收捐款10.9亿元高出4倍有多。
  
  五年后的今天,在芦山地震后,红会总会所收捐款1.5亿元;而据基金会行业第三方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统计,全国共有115家基金会参与芦山地震救援与灾后重建,募集善款和物资接近20亿元,比红会总会募款多出10倍多。这其实就说明人们对红会的公信心充满疑虑,转而把善款投向深圳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等新兴公益基金。
  
  面对这种局面,红会需要群策群力,打一场重塑公信力的持久战:一是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将捐款的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度向捐款人交待,通过网站、工作报告等途径发布相关信息,让捐款人知道整个进度;二是改进行事方式,真正把人道、公正、中立、志愿服务等基本原则落到实处;三是明确慈善机构的“信托人”角色定位,让慈善机构不会误以为机构和捐款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做决定时不会纯粹从自己喜好,而是要跟从委托人的意愿和期望;四是要健全问责机制,要有规章制度、有效程序去监察善款运用,出现问题就需要启动问责机制,让有关责任人受到应得的处罚。

 

汪忧草:红会数据“疑问”背后的公信力疑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