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忧草:武大新校门咋成了另一个“风水门”
(2013-01-24 14:56:08)| 标签: 武大新校门风水门汪忧草教育 | 分类: 忧草观察 | 
武大新校门咋成了另一个“风水门”
时间:2013-01-24 09:13 来源: 南海网 作者:汪忧草
 
  为给八一路地下隧道让路,武汉大学于去年10月拆除主校门前的标志性建筑物——牌坊,这使得武大新校门建设方案一直受到社会关注。昨日,武大校门广场建设方案终于确定,校门原样复建劝业场老牌坊,未来地面新建的人文广场将成为武大的“新脸面”。这套校门广场建设方案,也是历时大半年面向各界征集,并与专家反复讨论、修改,发布3套讨论方案后确定的最终规划蓝图。(中青网1月23日)
 
武大新校门最新方案同时对广场周边停车场、校园巴士站、管理用房、照明、音响等进行了统筹安排,算是对武大主校门前每逢节假日交通拥堵局面的一次根治。只是这个校门设计,还是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网友“老敌408”感慨,“恍如电游里哪个门派的山门,当然,偶还是喜欢,以后就说是武大派的”;网友“彻子”则称,“当真是珞珈山人民公园”;更有网民调侃“话说我怎么感觉有点像那个,烈士陵园”。
 
而我则想到了北大。
 
对了,我想到了前些时候北大“风水门”。北大为改造东大门,提出了甲、乙、丙、丁四套改建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丙方案也就是“风水门”方案,提出“在东门设置一道影壁,作为图书馆中轴线的收头。影壁北侧为入口,南侧为出口,设置指示牌。”这套方案在公示中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
 
没料想,北大“风水门”思路居然在一年多后被武大套用,因为武大新方案和北大“风水门”方案还真的有几分神似:校门前后是左右各一排大树;校门与中轴线相对冲;在这种背景中,武大牌坊本身显得很小气、很单薄。
 
  其实,武大牌坊完全可以放大一半、甚至放大一倍,在这个布局中会显得更加大气,让它成为风景里的一部分,也许会更加美观大方。毕竟80年前的牌坊是那时候的设计,在今天既然重建,就完全可以更有创意,没必要完全照搬。再者,路边的两排大树更让人联想到“风水布局”,也可以改成小树丛与草地。
 
责任编辑:魏燕
原文地址: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3/01/24/015386981.shtml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