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忧草:故宫何苦要充当“别字先生”

(2012-12-30 17:44:05)
标签:

故宫

故宫日历

别字先生

汪忧草

文化

分类: 忧草观察

故宫何苦要充当“别字先生”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2012-12-30 8:39:55)
  

 

 

  “暦”还是“歴”,这是一个问题……  

 

  2013年的《故宫日历》现已出版,在各大书店和网店上都很畅销。但其封面上繁体的“歴”字引起了一些人的讨论。有学者认为这是个别字,“歴”是经过的意思,不能用在此处,应该用“暦”或者是“厤”。对此故宫文化旅游编辑室作出回复称,封面、书脊沿用1935年版故宫日历封面汉隶碑拓集字,“暦”为“歴”的分化字,因此采用的是汉隶中的“歴”字。(北京青年报12月28日)  
 
  “暦”和“歴”,都是繁体字,建国初汉字简化时已经被简写成“历”字,所以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暦”还是“歴”并不是问题。但在古汉语里,“暦”或者“歴”,却是两个不同的字,表述不同的意思。按照《说文解字》《史記》通用“歴”字;《康熙字典》说《史记》与《汉书》通用“歴”。《史记》作者是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汉书》作者是东汉初年的文学家班固,他们都是大儒,居然“暦”“歴”不分,这说明西汉和东汉,“暦”字还不很流行。  
 
  但“暦”字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诞生,孔夫子编写的《尚书·尧典》里就有“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句子。故宫表示“暦”字是分化字,似乎也站不住脚。充其量我们只能说,在三国以前“暦”和“歴”两字互通,属于通假字。  
 
  进而言之,成书于清朝的《康熙字典》已经给出“暦”、“歴”两字的不同含义,建国后编撰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上,也都对“暦”与“歴”这两个繁体字做出了明确的分野: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即历法,这时的繁体字作“暦”,其余情况下,“历”的繁体字都是“歴”。于是乎,故宫方面居然在日历封面上写出“故宫日歴”,显然就是别字,故宫也就做了一回“别字先生”。  
 
  至于北京故宮文化旅游编辑室回应说,“歷”字才是正確用法,因为1933年版本的封面是诗任院長易培基的楷书手迹,用的是“厤”字,1935年版本则换成“歷”字,而2009年版采自1935年版,故而变成“故宮日歷”——以我之见,这只是故宫方面为自己当了“别字先生”找下台阶而已,并不能改变故宫又一次写了错别字这一事实:是滴,上次“撼祖国强盛”是错字,这次“故宫日歷”是别字。
 
编辑:盛飞
原文地址:
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2/12/011010_106415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