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草观察】悍匪周克华是个怎样的“麻雀”
(2012-08-15 17:32:12)
标签:
周克华穷二代麻雀汪忧草杂谈 |
分类: 忧草观察 |
【忧草观察】悍匪周克华是个怎样的“麻雀”
文/汪忧草 2012-08-14
悍匪周克华昨天在重庆沙坪坝被两位英勇的民警击毙,这是法网恢恢的最好注解,也是对这个罪恶多端的抢劫杀人犯的应有惩罚。
但悍匪周克华伏法,不应该是这个案例的终点,而应该是我们反思的一个契机。史书上说,唐太宗曾经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在悍匪周克华身上,我们也看到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按时下的说法,周克华算是地地道道的“穷二代”了。他也曾经奋斗过,从十多岁开始,就和父亲一起在嘉陵江边挖沙,一挖就是十年;后来沙滩被人承包了,沙挖不了,他就去火车站“做苦力”,又是一做就是好几年;再然后,他也试图创业,和妻子一起做长途客运,却不幸遇上车祸,妻子和多位乘客受伤,他不得不到外面躲避别人追债。可以说,周克华这样的“穷二代”所遭遇的困境,其实在今天中国并不是很少见。当然像他这样,面对困境时,用极端残忍的方式来报复社会,毕竟只是极少数,但“穷二代”的困境,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第二,周克华曾经两次被劳教,让人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劳教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就在不久前,湖南永州“上访妈妈”在媒体的关注下,终于从“劳教”中解脱出来,但不难看出,在一些地方,劳教根本就是把潜在的社会问题遮掩起来的一种手段。在周克华身上,也不难看出劳教给他身心带来的巨大创伤。毕竟对于“穷二代”的人,劳教对他们找工作、打工平添了极大的不利。再加上劳教本身操作上的种种弊端,也可能让一些心智不全的人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
第三,八年来,悍匪周克华先后残杀10人,抢走55万元,也是当今社会不少人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表现。对于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十年赚个50万其实并非难事;但对像周克华这样只有初中学历、又受过劳教的人来说,不要说50万,恐怕能赚个5万就不错了。但他却把自己发财的梦想,建立在抢劫别人、杀害别人、让无辜老百姓受难的基础上。这样极端利己主义的做法,虽是这个浮躁社会中的个案,却折射了时下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不少人只问目的不问过程,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过程不合法,程序不合法,少数人甚至抱持“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丑陋心态。
古人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天解剖悍匪周克华这个“麻雀”,算得上是亡羊补牢,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逢凶化吉”、“避凶趋吉”。
但悍匪周克华伏法,不应该是这个案例的终点,而应该是我们反思的一个契机。史书上说,唐太宗曾经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在悍匪周克华身上,我们也看到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按时下的说法,周克华算是地地道道的“穷二代”了。他也曾经奋斗过,从十多岁开始,就和父亲一起在嘉陵江边挖沙,一挖就是十年;后来沙滩被人承包了,沙挖不了,他就去火车站“做苦力”,又是一做就是好几年;再然后,他也试图创业,和妻子一起做长途客运,却不幸遇上车祸,妻子和多位乘客受伤,他不得不到外面躲避别人追债。可以说,周克华这样的“穷二代”所遭遇的困境,其实在今天中国并不是很少见。当然像他这样,面对困境时,用极端残忍的方式来报复社会,毕竟只是极少数,但“穷二代”的困境,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第二,周克华曾经两次被劳教,让人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劳教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就在不久前,湖南永州“上访妈妈”在媒体的关注下,终于从“劳教”中解脱出来,但不难看出,在一些地方,劳教根本就是把潜在的社会问题遮掩起来的一种手段。在周克华身上,也不难看出劳教给他身心带来的巨大创伤。毕竟对于“穷二代”的人,劳教对他们找工作、打工平添了极大的不利。再加上劳教本身操作上的种种弊端,也可能让一些心智不全的人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
第三,八年来,悍匪周克华先后残杀10人,抢走55万元,也是当今社会不少人只问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表现。对于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十年赚个50万其实并非难事;但对像周克华这样只有初中学历、又受过劳教的人来说,不要说50万,恐怕能赚个5万就不错了。但他却把自己发财的梦想,建立在抢劫别人、杀害别人、让无辜老百姓受难的基础上。这样极端利己主义的做法,虽是这个浮躁社会中的个案,却折射了时下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不少人只问目的不问过程,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过程不合法,程序不合法,少数人甚至抱持“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丑陋心态。
古人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天解剖悍匪周克华这个“麻雀”,算得上是亡羊补牢,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逢凶化吉”、“避凶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