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忧草观察】徽商清华进修与浙商北大旁听

(2011-03-26 09:12:52)
标签:

徽商

清华

进修

浙商

北大

旁听

汪忧草

杂谈

分类: 忧草观察

【忧草观察】徽商清华进修与浙商北大旁听

 

文/汪忧草 2011-03-26
 
核心提示:近日,安徽无为县花30万元送43名企业老总赴清华大学进修引起公众热议。无为县投入30多万元,与清华大学联合推出“清华大学——安徽无为电缆企业总裁班”,组织43名电缆骨干企业总裁集体在清华大学进修学习,培训时间从3月2日至8日。无为县的行为被报道后,不少人认为,政府花纳税人的钱,用公共财政支出培训企业家,明显不合理。无为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电缆业是无为县经济支柱行业,政府希望通过对企业老总进行培训,让其加大投资,增加企业科技含量,“花小钱,钓大钱。”(《京华时报》3月25日)
 
无为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但为了该县支柱产业——电缆业能够做大做强,县财政拿出30万元,让43名电缆骨干企业总裁集体在清华进修一个星期。是的,30万元,一个星期;每天“进修费”4万元。怎么看也不像是“花小钱”吧?
 
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各大媒体报道了一位53岁的浙江兰溪菜商范国梁,为了研究其先祖、宋代著名理学家范浚及其家谱,弃商从文,走进了北京大学,当起了北大旁听生的新闻。
 
浙江人很实在,为了研究先祖的文化遗产,居然带了一万多块钱,千里迢迢北上京城,当起了“旁听生”,因为北大旁听不需要交费,还可以向很多名教授当面请教,当然更可以从旁听北大中文、历史、哲学等系老师讲课中获得精神上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旁听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学问,并且从北大师生的言传身教中“悟”到很多东西,这些是书本上没法学到的。
 
反观安徽无为“电缆企业总裁班”,一周时间,匆匆忙忙赶学,就算是清华为他们度身制造了一套课程,又能学到什么呢?更大的可能还是用几天时间到清华镀镀金,交钱买文凭、买学历,“总裁班”的高管们与清华你情我愿,各取所需:高管们拿钱买到了清华学历,清华方面日进万金,很典型的商业社会的一次“买卖”。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买”来的却是清华的烫金招牌。
 
但从浙商北大旁听和徽商清华进修这两件小事,我们似乎不难感受到浙江人的“务实”和安徽人的“务虚”——浙商,尤其是第一代浙商,都是做实业起家的,为人很实在,很吃苦耐劳,有道是“浙江人当得了老板,睡得了地板”,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我的故乡安徽,虽紧靠着浙江、江苏,但这些年发展远不如它的江浙邻居,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人眼高手低,不够实在,太看重面子,有点“务虚”。
 
浙商北大旁听和徽商清华进修,更让我们疼心地感受到“三公消费”的巨大黑洞。尽管安徽无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华说:“无为县电缆企业每年为县财政上缴税收高达七八亿元,这次参加培训的企业老总,是这些电缆企业中的骨干企业负责人。”他表示,相对于吃喝浪费行为,无为县的培训活动也是在做实事。但毋庸置疑的是,县财政是在拿公费来做这种“实事”;如果参与培训的43位企业高管都是自掏腰包,他们会去么?如果他们是去北大旁听,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他们会去么?我看未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