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未全开月未圆

(2018-06-27 10:19:19)
标签:

快乐

画屏

分类: §■转角心情■§

   花未全开月未圆
  

    抓住6月的小尾巴,写点什么。

    最近于丹老师讲《论语》心得,再次重温这些孔子的教诲,受益匪浅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满满的从容和美好。

 

    北宋名臣蔡襄有一首《十三日吉祥院探花》的诗说: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怜。

 

    花全开,就开始凋谢;月全圆,就开始残缺。人生也是如此,到达巅峰之后,接着就是走下坡路了。花未全开月未圆,观赏的人仍有期待和憧憬,这样的人生犹如在山腰,仰可揽巅峰雄奇,俯能拾山麓灵秀。

 

    禅宗极为推崇花未全开月未圆的人生境界,一些哲学家也有相似的看法,尼采就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许多人想往高处攀登,但高处太窄,容纳不了那么多人。高处也太冷,会让人高处不胜寒。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

    这里的字,可以说用得精妙。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清代李密庵的《半半歌》,也认为花未全开境界最好: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他把一半提升为一种人生哲学: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当代作家林语堂也喜欢这种人生的境界,他在文中写道: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

 

    林语堂的境界,其实是一种生活艺术。半也不是什么事都五五对开,它说的是对事情要一分为二,在坏中看到好,否中见泰,从而使自己的心境超然物外,闲适恬淡。这种境界也并非反对人生要去积极进取,而是要我们对得失淡然处之,给自己留有转圜的余地。

 

    对生活不一定要争个你高我低,勾心斗角,最终伤的还是自己峥嵘的头角。人生如登山,工作当如杜甫所写的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态上则不一定要像林则徐所说的山登绝顶我为峰,高峰之上,旁边就是峭壁悬崖。

    还是拥有一种山腰心态好,既摆脱在山麓的压抑卑微,又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状态,收放自如。

 

    这就像李密庵《半半歌》最后所说: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盛夏的feel~
后一篇:七月流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