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脑如玉

(2017-03-31 10:48:01)
标签:

回忆

画屏

分类: §■人在旅途■§
   守脑如玉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学会守脑如玉。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

     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丛中走过,“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回到讲台,他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

     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我们,其实很喜欢随大流。

 

    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从众实验:当参加测试的大学生们走进实验室时,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大家不知道,这5个人都是托儿。

    阿希让大家作个判断:卡片上4条线段,哪两条一样长?线段差异明显,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断。

   5个托儿故意同时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一大串测试者跟着选择了错误答案。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你去参加音乐会,在路口遇见一群人。他们都在仰望天空,于是你也跟着仰头观望。

    音乐会上,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你也跟着鼓掌,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音乐会结束,你去更衣室取外套。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碟子,你也慌忙从兜里找出一枚硬币扔进去。…………

    我们常以为自己很有主见,其实恰恰相反——

    我们习惯依附于他人,没有自己的思想;

    习惯跟随别人瞎起哄,没有自己的主见;

    习惯人云亦云,没有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

 

    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虻。陈虻啪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

    问柴静:“这是什么?”柴静回答:“烟。”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

   “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

     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借用陈虻的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

 

     遇到一件事情,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1、这个事情有没有证据和理由支撑?

     2、这个理由/逻辑是否能够推出结论?

     3、这里面是否隐藏了某种价值观假设?

     4、其中的证据/事实是否能有效支撑理由?

     5、是否存在隐藏或模糊不利的证据/事实?

     如果你不能明确判定,那就请:

     1、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2、不要轻易急于站队;

     3、不要轻易评价别人;

     4、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论左右;

     5、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守脑如玉”。

 

     胡适先生在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文章里,

     曾引用禅宗的一位高僧所言: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何为“不受人惑的人”?

     胡适先生说:“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促的下结论,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

     胡适先生的话,更适合用于这个时代。

     在这个信息、思想、流言、谎话满天飞的时代,愿你我学会“守脑如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风景闲来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