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相棋,当然是用尽现代网络,寻找棋逢对手的感觉。
往往是输了更有吸引力更有趣,赢了反而无趣。于是,不停地在有趣与无趣间消磨了太多时光,且不自觉。把读书当成了间趣。
而曾经的那些书,默默沉寂着,无声无息。你读或不读,它就在那儿,不动不移,黯然层灰。
前段时间偶遇《赤裸裸的未来》一书,记录大数据时代的超想像的能力智慧,开始感觉玄妙有趣,可看着看着还是放下了。
也或许是工作生活的锁事纷杂,无法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读,也就无法成诗成文。
也或许是书中写得都已知晓,没有了阅读的新奇与欲望。想来读书怎样也没有听音乐或游戏让人轻松悠闲。而究其根本,其实是一种浮躁,一种放纵。
想那“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境也是读书之后的闲棋,而不是无节制的棋。
《读者》中的一篇小文,于心有戚戚焉。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这样的人生情味,是李清照的悠然笔触。清淡有味,格外让人留恋不舍,“枕上诗书闲处好”,最好的描述便是“闲”这一字。
打开一本书,囫囵吞枣。就得不到闲的乐趣了。“枕上诗书闲处好”,是临入梦前的片刻时光,在灯光与文字中流连,行云流水,月华无痕。
不只是看一本书,闲时做什么都是有趣的。无可无不可地翻翻书,听听轻松的音乐,拿笔在纸上写一些不连贯的句子,只是为了看那些字的结构和线条,清风拂过,墨韵悠长。丰饶的心灵是一片花田,香气氤氲,色彩缤纷。
古人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那古朴的岁月里,“半日之闲”尚需一个“偷”字来显现它的珍贵。在现代这快节奏、高强度、匆匆忙忙窘迫的年月里,“闲”便成了一种额外追求。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时间有各种各样的意义。“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成功”,时间不再是时间本身,时间成了可以换算的种种价值。我们什么都能给,就是给不起时间。衡量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在你心中的地位,看看那个人或那件事占用去你多少时间,便可以一目了然。
肯把时间交付的时刻,是美好的,是值得的。那是生命里不可缺的存在,总有一些美好值得停下脚步,值得仔细聆听。那一瞬的心有灵犀,那一刻的如痴如醉,悠游岁月,闲境偏佳。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是何等悠远辽阔的心境;“闲敲棋子落灯花”说的是那么清幽雅趣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则宛如一幅隽永的水墨画,定格在那花朵轻绽的刹那。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怀想“闲”的飘逸,等闲岁月里,我们需要一个深呼吸的机会。给自己制订个规则,抛开网络,在灯光与文字中流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