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极喜爱绘画与书法,此项特长小时未被开发出来,遗憾。尤羡慕绘画书法极好的人。
大学时,才得空闲,开始笔墨纸砚伺候,犹未晚矣。这种想法也是来自贵阳同学的启发,他普通话说不好,让我教他,然后他负责督导我练习书法。
总是自己激励自己,三天打鱼,二天晒网,一天补网。业余时间图书馆、下棋、玩乒乓球、写点小文章、主持点小节目,学生会再兼一份职等等。总之,至毕业时,也未见突飞猛进。
当然,贵阳同学的普通话也没说好。
工作后,借口电脑占用时间太多,太熟练,笔墨纸砚被高高搁置。
突然一日,老领导语重心长的不留情面的恨铁不成钢的说:咱的字该好好练练了,至少也要练好签名。你的长相和你的字……
汗,哪有这样含字影人的?不就是练字嘛,太简而单了。恶补。
得端午小假期空闲,来到博物馆欣赏明清书画。熏陶,后退而结网。
明清时期文化虽然趋于保守,但绘画领域却出现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与个性强烈的画家,各领风骚,树帜画坛。
馆内展示的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宫廷绘画。在幽暗、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泛黄的宣纸水墨立轴画,映入眼帘,它们并排安静地挂在墙上,不算拥挤,也不兀立。
人物、山水、花鸟,青山绿水绵延,楼阁亭台高耸,女子衣裙翩翩与花鸟争妍,构成了另一个幽静、恬淡又疏旷的世界。
虽不会赏绘画,但隔着玻璃墙,我依然能感受画家笔锋的神韵;隔着时间、空间,依然能传递出画者作画时灵动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怀。
山水画水墨淋漓,豪放挺健,下笔或轻或重,细致粗犷,气势流沛。
花鸟画用笔随意,淡墨疏笔,色彩明艳、意境清幽,似乎娇蕊伸手可抚,似乎沁香俯身可嗅,形态栩栩如生。
人物工意结合,神态生动,衣纹线条则粗放顿挫,劲练洒脱,风貌独具。
欣赏之,朦胧中有种“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也”的气韵。
可谓“淡墨写出无声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拍了几张照片,因隔着玻璃,馆内又不许开闪光。有些模糊,但依旧可见其韵致。
下笔或轻或重,细致粗犷
似乎娇蕊伸手可抚
似乎沁香俯身可嗅

仪态清雅,尽得风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