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端午,天气舒适得很,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靓丽的风景轻盈流动着,柳丝低垂,随夏风袅袅娜娜。淡淡的粽子香味,借着微风在鼻翼间环绕,撩拨起无边的情思。
小时的记忆中,端午节是除春节外,最爱过、最有节味道的节日了。临近节日,艾草和粽子叶会逐渐紧俏起来。最喜欢那漂亮的五彩丝线,总是系满我的手腕和脚腕,再带上小香囊,那细致的玲珑秀工,在斜斜的阳光里调皮地颤动,蹦蹦跳跳,感觉自己漂亮极了。
不过最不喜欢用艾草熬出的药水洗手洗脸了,那股浓浓的药味儿都不敢呼吸。
最开心的就是欢喜地猛吃粽子,一下子粘很多很多白糖,入口,黏黏的,甜甜的。真真是“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回味,美好,至今意犹未尽,好似就在眼前。
粽子飘香时节,最喜读苏轼的那首小令《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美好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久久飘香,愈品愈醉。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海定会漾起一个身影,那散发行吟的苍凉,仰首问天的忧郁,怀石投江的壮烈,不可遏止地穿越岁月的风雨,步履疾疾地踩着《离骚》的节律,荡击着我们情感的潮。
一位哲人曾曰:“一个丢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墨守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活力的民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换了一个时间,也换了一份心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