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收入能否搭上企业的“效益快车”

(2007-12-10 08:48:32)
标签:

知识/探索

谈天说地

经济

效益快车

收入

利润

生活

快乐

画屏

分类: §■管理悟区■§
百姓收入能否搭上企业的“效益快车”
 
 

     目前,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比例持续降低,而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则快速增长。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提出预警,目前很多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人们已经开始担心是否会产生“利润侵蚀工资”现象。

     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增加了7.7个百分点。以广东为例,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1995年至2003年在50%—40%间波动;2004年以来不足40%,2006年为38.7%,创历年来的最低点。

     而企业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了21.36%。企业利润变化与职工工资变化呈现出相反方向,即:随着企业利润占比递增,劳动力报酬占比却递减。

     这说明企业利润的增长一部分原因来自成本超常压缩。其中,劳动者报酬的减少是重要方面。从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上分析,这几年,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等成本减少缓慢,特别是资源、能源价格上升,成本刚性较大。通过减少这类项目的成本来增加利润难度很大。

     而劳动力成本成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靶子。过剩的劳动力现状,廉价的劳动力,为企业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提供了客观条件。企业通过成本挖潜来提高利润的措施,用到了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劳动力工作时间、减少劳动力报酬上。

     国有企业管理层,如果完成国家下达的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动辄上百万元的年薪以及各种年度奖金都可以落入腰包,其收入搭着“效益快车”扶摇直上,各种荣誉就会纷至沓来。为了完成指标,为了获取利润,一些管理者就在职工的工资收入上动脑筋,一方面以改革改制为名大量减员,另一方面却又从社会上大量招收临时用工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而一些私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则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甚至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敢偷工减料。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发表的《我国的工资分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指出,2005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只有10.91%。与之相对的一个可比数据是,美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0%左右。这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在GDP高速增长的时期,工资总额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过低,经济增长的成果向某些群体和部门过度倾斜。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收入增长保持同步,确保每个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如果物价上涨过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更要防止因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扩大居民收入份额,使居民收入增速等于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适度快于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从而进一步带动宏观经济增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