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仿红沙石石刻位于峨眉山报国寺景区一山亭附近,由“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石刻、“梦象受孕”、“佛祖训导”、“华严经卷”、“十方来朝”等组成,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佛文化内涵以及峨眉山在中国佛教和名山中的重要地位。

“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石刻

梦象受孕: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在怀孕之时曾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云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而后降生释迦牟尼,此后六牙白象成为佛祖的坐骑,喻为传授佛法的象征。

佛祖训导:释迦牟尼佛派遣普贤前往东方峨眉山传法,将六牙白象赐与普贤作坐骑。临行前,大慈大善的释迦牟尼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加持普贤法力。

华严经卷:《华严经》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有“经中之王”之誉称。其中的《普贤行愿品》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意思是一切诸佛如来,都有一位行愿重实践、修行圆满的长子,这位长子的名号叫普贤。

十方来朝:峨眉山为其雄秀神奇之势被称为“山之领袖”,又是普贤道场,自然十方朝礼,万方敬仰,朝圣者无国界之区,无民族之别,纷至而来,朝拜如云,气势恢宏,被称为“神州第一山”。

公元四世纪,古印度僧人宝掌和尚云游东方名山大川,向释迦牟尼佛禀报:普贤道场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国第一山也!”前跪者为宝掌和尚,后者为峨眉山最早目睹普贤祥瑞(佛光),创立普光殿的药农蒲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