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大、小西天探秘
牛首山;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和中宁三市、县的交界处。东耸于黄河岸边,因山顶高耸两峰,如同牛头的双角,故称为“牛首山”又称“牛头山”。南北朝北魏时称“青山”,唐代称“回乐峰”或又称“大石山”,宋、夏时称“峡口山”或“金积山”或“黛黛岭”,元以后称“牛首山”、“紫金山”。唐代边塞诗人李益有诗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说的就是此地,可见牛首山在当时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边防地域。查“康熙朔方广武志”有咏牛首山的诗曰:
登牛首山
明 . 石栋
揽辔登登到上方,凌宵古刹接天荒。
云垂龙树滋容润,烟锁莲台贝叶香。
信是瞿昙传钵外,还疑化生炼魔场。
凭高会得如来旨,秋水长空雁一行。

从黄河渡口看牛首山

疑是黄河天上来

一览众山小
牛首山寺庙群坐落在靠黄河的山峰西麓,其中大西天寺和小西天寺分别建在海拔1781.5米的主峰武英峰上和海拔1677米的文华峰上。大西天寺与小西天寺遥遥相对,双峰插云构成了犄角之势,不能想象古人把寺庙建在如斧劈刀削的山峰之上是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和艰辛。明代重修牛首寺碑记称之为“朔方之名刹,可与四方九华、普陀、峨眉、五台名山胜地,同其高深,灵感利济群生于无穷也。世传为小西天,释迦牟尼尝会诸佛众生,三演法于兹。”据史书载牛首山寺庙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重修于明万历年,最后一次重修在1943年,可见牛首山双峰上的大、小西天寺年代的久远。

鸟瞰大地

牛首山主峰武英峰上的大西天寺庙

从大西天俯瞰黄河
“大西天”座北向南,建在牛首山主峰武英峰巅,由山门、正殿、后殿、斋房和前后院组成。正殿供奉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文殊、普贤两菩萨。其它各殿供有南无阿弥陀佛像等和佛教故事壁画,斋房十六间。“小西天”座落在牛首山第二峰文华峰上,座北向南,由山门、正殿和斋房组成。佛殿里供释迦牟尼及大势至和消灾药师菩萨,两厢塑有十八罗汉像。围绕两峰之间,还有“清凉寺”、“地藏寺”、“三圣寺”“净西门”和“药王庙”;牛首山西坡还有“观音台”、“百子观音洞”、“吉祥寺”、“净土寺”和“万佛阁”。“万佛阁”里原有大小泥塑佛像和铜制佛像万余件,据“重建万佛阁碑记”;庙宇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楼上供奉西方三圣楼下供华严三圣,坐骑为青狮白象,两厢立十八罗汉及大小不一铜佛供奉。长久以来因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山路难攀,很多年来只有少数当地人去烧香拜佛,外地人几乎很少光顾。

从大西天遥望小西天

座落在牛首山文华峰上的小西天寺庙

小西天寺庙的山门
经过我多年研究策划终于在本月25日成行,早上8点我们一行5人驾驶切诺基从银川出发,到中午时分历尽千辛万苦跌跌撞撞终于赶到了牛首山的半山腰,因山路崩塌只能弃车步行,山路险峻之处只容一人攀爬而过,最后大、小西天等寺庙都被我们踩在了脚下。我们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大地,真是“一览众山小”啊。黄河在我们的脚下如同一条白色的哈达,从天际中倒挂在大地上,冲破青铜峡的束缚一泻千里直入大海是何等的气势啊。依次考察了大、小西天等寺庙后,还拍了不少照片和录象。这一次考察收获实在太大了,解决了我不少未知的和疑难的问题,也了却了我多年要考察牛首山大、小西天寺庙群的愿望;希望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和朋友们再次去大、小西天寺庙群去考察探秘。

小西天山门上的狮子不知守望了多少年了

从小西天的山门俯瞰山河

在牛首山里象这样的寺庙遗址还有好多
2008年10月26日晚
於: 朔方 贺兰山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