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传颂的庵桥

(2011-11-28 18:51:44)
标签:

高塍镇

环保之乡

梅家渎

石拱桥

林子

宜兴

杂谈

分类: 古迹寻趣

http://s5/middle/4c4730f5hb2c94732c684&690
       1、

古时建桥,条件所限,费时费力,所以,不管是木桥、石桥,还是梁桥、拱桥,工程之大、影响之广,绝非当今造桥所能比拟。且就当时的财力而言,绝对耗资巨大,故由政府出资和乡人集资为主要途径,也有少数为个人全额出资。一般从决定造桥,到资金的筹措,材料的准备,直至整个工程的完工,短则整年,多则三五年。

修桥铺路,历来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也是家族的光荣,得以光耀祖宗、千秋传颂。而造桥,更是乡民为之欢呼雀跃的大事,造桥前后一般都有非常隆重的传统仪式。首先在开工之前,祭天拜地,特别是土地爷一定得敬供好,鸣锣敲鼓,披红挂彩,场面非常热闹;其次待桥体基本完工,最隆重的便是“圆桥”仪式了。仪式上,整块雕饰精美,刻有“鲤鱼跳龙门”、“双龙戏珠”“龙凤呈祥”“三羊开泰”等吉祥图案的龙门石,披挂着大红绸带,由工匠抬起并填补住桥面中央最后一处空缺,“圆桥”宣告成功。整个仪式,舞长龙、舞狮子、闹花灯,有的还设百家宴,答谢各地前来祝贺的人们。古时造桥完工后,大多会在桥堍建庵设堂,以供乡民敬香祈福求平安。

宜兴的百余座古桥,大多也建有这种庵,时间推移,有的庵发展成了寺庙,有的仅剩香炉烛台,另有些也已失修破败。现存保护较好的有周铁万园桥、大塍太平桥、归径万安桥等,留有遗迹的象丁蜀裕兰桥、徐舍双圩桥、芳庄福田桥等。

眼前的这座高塍庵桥,原来桥堍就有一座庵。他取“庵”为名,直接把庵和桥联系在了一起,便把老桥的功用和村民的愿望合在了一起。

桥也好,庵也好,都是民俗民风的有机统一,更是传统文化的立体再现。

 

 

 

庵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十六组,为市控石梁桥。


http://s7/middle/4c4730f5hb2c9476ff4b6&690
       2、

 


http://s13/middle/4c4730f5hb2c94754955c&690
        3、

 


http://s7/middle/4c4730f5hb2c946d17aa6&690
       4、

 


http://s7/middle/4c4730f5hb2c9477954e6&690
        5、

 


              http://s11/middle/4c4730f5hb2c94739f04a&690
               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