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溱湖湿地姜堰市溱潼古镇会船节苏北芦柴花高二适杂谈 |
分类: 山水玩趣 |
如果说江南的湿地醉人、醉心,最是梦中所向往的,那么江北的湿地就显得人文、民俗和现实多了···
在杭州的西溪湿地之后,我又去了位于长江北岸的姜堰溱湖湿地。起初对这个苏北的小城并无印象,总想着大片的农田一定会占据了我的视野,却不知让真切的溱湖实景也迷了一回心。
溱湖又名喜鹊湖,因旧时多有喜鹊集聚而得名,古长江与淮河曾在此交汇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溱湖湖面开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纯甘洌,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九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而作为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的连接点,溱湖风景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虽无崇山峻岭、悬崖断壁的气魄,雾气蒸腾的湖面却有如临仙境的幻觉;这里虽无雕龙饰凤、粉妆玉砌的景致,溱湖八鲜、三元温泉却又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身处风情独具的溱湖湿地,最喜欢的要算是坐那木船了。因为湖面大,岛屿多,河道纵横交错,木船便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实那木船并不大,船头和船尾上翘着,中间隔着棚顶,两侧有着木格花窗,棚里放上两排木凳,勉强坐上六个人。只见那船娘穿着蓝印花布衫,头戴斗笠,左腿前跨,右腿曲弓,不紧不慢地提起那木橹,准确地让那凹陷部位与船尾铁钉上的圆珠咬合着,再用那绳索往木橹的顶端上一绕,左手拉绳,右手摇橹,小木船便前后摇晃起来了。这里的船娘基本上是这溱湖成为湿地前的原住民,因为土地征用,村民们除了领取一定的补贴之外,也纷纷做了这里的船娘。当然还有一些艄公,我这条船的艄公就是摇橹船娘的老伴,艄公坐在船头,不时做着平衡船体的姿势,眼光却在照顾着船员的安全。他不声不响,也不反对你镜头的朝向,总是在你对准他的时候,轻提嘴角,把面部撇向一边去···小木船的一摇一晃,两侧的芦苇丛也一茬接着一茬,从身旁快速地往后退去。我用指尖轻触湖水,让水面生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从远处直抵我的身体,再从我的身边渐渐隐去···这样看着那条弧线,看着这块湖面,一种身心迷醉的感觉油然而生了。“拔根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周围木船上的船娘们清脆的苏北小调,在芦苇荡里有节奏地穿来窜去,一时惊起了四周或栖息或嬉戏的鸟儿们,它们鸣叫、盘旋、翱翔,像是要拂动两岸的柳梢来指挥,激起湖荡里的浪花来伴奏,平静的湖面上空,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舞剧,就此拉开···
而与船相关的很具特色的要数这里的会船节了。据导游介绍,一年一度的“中国·溱潼会船节”就是在溱湖上演绎的。每年清明时节,浩瀚的湖面上,锣鼓喧天,竹篙林立,由当地乡民自发组织的各种花船、龙船、篙子船千舟竞发,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我想起刚刚经过的湖岸上“会船节”的标语,看着眼前朴实勤劳的船娘和艄公,虽未逢时,已足以领略乡民们的智慧和勇气,足以想象“天下会船数溱潼”的深远意义了。
溱湖湿地游的时间很短,就像那小木船在船娘的动作下,一橹一摇,一晃而过,而它,却让我如此着迷···
http://s15/middle/4c4730f5ha460fd1e7e7e&690&690
http://s5/middle/4c4730f5ha460fca45a54&690&690
http://s6/middle/4c4730f5ha460e99e1065&690&690
http://s6/middle/4c4730f5ha460e6bf8cc5&690&690
http://s1/middle/4c4730f5ha460e7e0e390&690&690
http://s2/middle/4c4730f5ha46123f57621&690
http://s3/middle/4c4730f5h76d67fb53582&690&690
http://s13/middle/4c4730f5ha460e69c82dc&690&690
http://s15/middle/4c4730f5ha460fcf1b21e&690&690
http://s12/middle/4c4730f5ha460e9757d5b&690&690
http://s8/middle/4c4730f5h76d67f9e21c7&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