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010-11-01 13:18:58)
标签:

江家桥

蜀山古南街

东坡书院

老桥

杂谈

分类: 古迹寻趣

    丁蜀镇蜀山西侧约1公里处的江家桥,其西北堍严重倒塌,整个桥身向西倾斜,岌岌可危。据当地群众介绍,该桥估计建于明清时期,是丁蜀镇目前屈指可数的古桥之一。明清的古桥啊,绝对文物,却不见树碑“控制”又或“保护”!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一般得租条船可以正对桥洞拍下远处的风景,而这座桥边上正好有个土围堰,便很容易地透过桥洞,留住这样的诱人的魅影。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河面上布满了蓝藻,光影下远离了腥臭,却增添了色彩,也顺便和莱莱美女亲密接触一下。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3.桥身严重变形,连拱圈也出现了歪斜。看到这照片,真为自己之后爬上桥背拍龙门石和石阶感到后怕啊。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4.来张远景的。老桥周围枝繁叶茂挡住了桥的身影,过往行人不注意的话,还真难发现它。不过这样也好,也算是在无人为保护的情况下,自然所给予的一张保护网吧。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5.老桥边居住的慈祥的阿婆,这么大年纪,还在屋前屋后忙碌着。阿婆说:这身子息不下来咧,都一辈子了,习惯了呀。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6.河边的一溜菜地,够自家吃上一个冬天了。阿婆说着话,卖力地探下身子,种上一棵青菜苗。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7.有青菜、大蒜之类的,什么季节种什么菜。阿婆像是数着家珍,跟我不停地介绍。或许,这菜地,就是阿婆生活的情趣、生活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所在。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8.阳光下,阿婆再一次安详地看着我举起相机。祝福她:幸福永远!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9.阿婆在河边取水浇菜。照片左侧拱圈上刻有桥铭,只是年代久远,只能分辨出几个字“下士衡笃且···”。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0.来个特写吧,一个典型的江南女人田园生活的镜像。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1.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2.桥拱斑驳的印记,上沿依稀可见“江家桥”桥铭。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3.拱圈内的镜像,其中一块(应该是龙门石的底部)刻着不够清晰的图案,一旁的村民告诉我,那是“鲤鱼跳龙门”。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4.爬上桥背,扒开树枝,找到了龙门石,正面却不见任何图案。这也是老桥中比较少见的了。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5.这个和下一张是桥的南坡和北坡石阶的情况,上面都长满了杂草和小树。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6.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7.老桥的西沿破败的景象,应该是不止一次的坍塌了。资料显示有很多人曾经呼吁过,只可惜到如今仍不见修整。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8.大伯经过此地,说老桥当地的说法是明代修建的,靠蜀山古南街和东坡书院一公里不到。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曾经来过此地,当今的十个紫砂工艺大师,儿时都在桥边玩耍过。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19.老伯说桥下的小河,就是蠡河的支流,现在基本淤塞,而且河两岸到处堆着垃圾,一到夏天,臭到不得了。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0.青菜的绿和蓝藻的绿,鲜明地比对着,而这些,不同样是沿河村民“劳动”的成果吗?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1.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2.老桥东边的民宅。一条野狼狗看我对着老伯举起相机,居然很不友好地吼了几下。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3.民宅东头,也即蜀山脚下,一个紫砂花盆的堆场。就是这些红红紫紫的土制品,让此地的居民富庶一方。


岌岌可危的江家桥
        24.最后再放一张老桥的照片,是想再一次回味拍摄老桥的滋味,也是把老桥最美丽的一面--它的幻影,留给大家最后的映像。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一下奄奄一息的--江家桥!

 

2011年11月25日整理下文:

    真正能到桥下去拍拱券的桥不多,因为古桥一般都在水中,没有船,是不能深入到桥下去的!

    除非桥下没有水,或者有路,江家桥便是如此,因其一侧桥洞有个挡水的土围堰,正好沿桥边通过,所以才看到了桥下拱券里的内容。

    之所以要下到桥洞里去拍照,是因为所有的石拱桥除桥面中央之外,其下方几乎都另有一块雕刻精美的龙门石或桥铭石刻,但囿于身单力薄没有调动小船的能力,所以在以往所拍的石拱桥中只有几座能看到桥面下方的石刻。不过,江家桥的龙门石拍的也不算清楚,其图案依稀只能看出是一间房子和一些水花的样子,至于左侧拱券上刻有的桥铭,也因年代久远,只能分辨出 “下士衡笃且···”几个字。

    安放龙门石是造桥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都有非常隆重的仪式。龙门石是古桥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上面所雕刻的纹饰,表达了乡民们的共同愿景,也基本代表了整座桥,乃至一个时期的工艺水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