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远流长的扶风桥

(2010-10-23 10:58:41)
标签:

扶风

芳桥镇

宜兴

河南大姓

杂谈

分类: 古迹寻趣

    很多大姓都源于河南,没想到宜兴芳桥镇的扶风桥也和河南有关。桥是明代的,不仅是桥名,原来也是宜兴扶风桥乡,这个名,应该是纪念河南扶风人窦氏的吧,因为桥就是由他发起修建的。

http://s1/middle/4c4730f5n933fc8fdb120&690&690
       1.

 


http://s13/middle/4c4730f5n933fcfdcbb8c&690&690
       2.
        
http://s2/middle/4c4730f5n933feba24051&690&690
          3.


http://s1/middle/4c4730f5n933fed8dc770&690&690
        4.


http://s8/middle/4c4730f5n933fed0cf357&690&690
         5.
      http://s5/middle/4c4730f5n933fe6e5d6e4&690&690
         6.


http://s8/middle/4c4730f5n933fd56e93b7&690&690
        7.扶风桥,在宜兴市芳桥镇扶风老街。

    扶风桥原是一座简易石桥,宋代由河南扶风人窦氏发起修建,故名,明代天启六年( 1626)由状元周延儒出资重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桥主体用青石,桥栏用花岗石砌筑,桥长19.05米,中宽3.55米,堍宽4.3米。桥孔净跨5.5米,矢高3.4米。扶风桥结构完整,造型优美,桥两边老街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小镇特色。

    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http://s15/middle/4c4730f5n933fd62b874e&690&690
        8.


http://s2/middle/4c4730f5n751ffac55911&690&690
         9.


http://s4/middle/4c4730f5n751ffb2b8443&690&690
          10.
       
http://s3/middle/4c4730f5n933fe3fdc7b2&690&690
         11.


http://s16/middle/4c4730f5n933fde6f680f&690&690
         12.


http://s3/middle/4c4730f5n751ffdfe8892&690&690
           13.


http://s16/middle/4c4730f5n933fda8b788f&690&690
           14.
       http://s14/middle/4c4730f5n933fceba829d&690&690
        15.


http://s2/middle/4c4730f5n751ffac55911&690&690
        16.


http://s4/middle/4c4730f5n751ffaab95c3&690&690
           17.


http://s15/middle/4c4730f5n933fc52ed81e&690&690
          18.


              http://s2/middle/4c4730f5n751ff9db7441&690&690   

                   19.     

              http://s15/middle/4c4730f5n751ff9e1fdee&690&690
                     20.


http://s12/middle/4c4730f5n933fe5497e8b&690&690
        21.

2011年11月12日再次去看望了扶风桥:

http://s1/middle/4c4730f5hb1886991e360&690


http://s2/middle/4c4730f5hb1886a2a5ef1&690


http://s4/middle/4c4730f5hb1886ac2fb23&690


http://s10/middle/4c4730f5hb1886b4c52a9&690

2011年12月5日整理下文:

“扶风”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天下窦氏出扶风,汉魏隋唐是皇亲;宣帝扶风置平陵,肃宗改名叫兴平”,可见,在河南扶风县,窦氏是个大姓。扶风窦氏也是唐代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族,特别是在中唐时期,其家族文学与学术发展逐步成熟,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扶风”也是江苏宜兴曾经的一个乡,与河南省的扶风县自宋代起便有了关联。宋时,一个窦氏自河南扶风举家迁往宜兴,山清水秀的宜兴让窦氏家族耕读渔樵、安居乐业。其间,由窦氏发起将村上一简易石桥进行重新修建,建成后,新桥气势壮观,村民来往无忧,为纪念来自河南扶风的发起人窦氏便将桥命名为“扶风桥”。扶风桥由此成了河东河西两岸村民来往的必经之地,直至若干年后桥体自然衰败。

河南扶风窦氏迁来宜兴,也许把他家族的家风、学风和文风也带入了宜兴。相传这里曾经出了一个名师,教出了两个状元,附近几省的学子都慕名前来拜师。桥下的这条小河里曾密密麻麻停满了迎来送往的小船。年迈的老师每天教完了河东的学生,要渡船过河再给河西的学生上课,十分不便也很危险。他的状元学生周延儒得知情况后,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出资重建了“扶风桥”,一时传为佳话。

明代的扶风桥结构完整,造型优美,只是在清代对桥进行修整时,在桥面上加了花岗岩的扶栏,整座桥便有了明清两个时代的风格。明代的桥沿用至今,与桥两边老街依然保存着的明清时期的建筑浑然一体,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小镇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