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兴市西渚镇分布着多处古窑址,小的直径约30米,大的近百米。
这些古窑址里遗存有大量的陶瓷碎片,有少量的四系坛、小缸、执壶、瓶等完整制品,其中最多的是四系、双系或无系瓶罐。从陶片堆积状况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古窑群当时烧制大量“韩瓶”,均作为战备品直接提供给岳飞抗金之用。

1.史载韩瓶在南宋时期是“储酒、水”的容器,主产地浙江及宜兴地区。由于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临安,金兵屡屡进犯,战争连绵不断,宜兴处于保卫杭州的重要防线,宋、金决战接二连三。岳飞与金兀术多次决战的“百合场”,岳飞追击金兀术,士兵用土填河筑起的“岳堤”,岳飞、韩世忠屯兵时烧制军用水壶的“韩瓶”古窑遗址等,金戈铁马,依稀可见。
2.筱王窑窑群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得以政府的重视,还拨款兴建了窑址保护区和展览馆。
3.碎片狼籍,却蕴藏着800年的历史。
4.
5.
6.
7.整个山坡均由陶瓷碎片堆积而成。
8.在这碎片堆积的山野中,绿意成趣,似乎从竹林深处,还不时散发出宋人的气息。
9.沿着800年前宋人的足迹,穿行在丛林里,感受初秋的诗意,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
10.韩瓶,即南宋名将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是一种难得的宋代瓷器。河南的扶沟、项城、鹿邑、淮阳、商水等县市均有民间遗存标准器物。
11.当地传说是韩世忠以酒肉犒劳三军时丢弃的军用水壶,估计与韩世忠曾驻师此地有关,后来也传入民间广泛使用,民间用其汲水、装水、盛酒。
12。韩瓶为小口,双唇,弧肩,直腹,下部斜收,小平底,饰旋纹,双系。
有双系的瓶罐高34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5.5厘米;瓶体粗瓷厚胎,看上去比较豪放、沉稳。瓶外略施一层薄薄的橄榄色青釉,器型具有宋代修长之感。长瓶状器物有带双系者,叫“瓶罐”,无系者叫“瓶”,按瓷器分类,瓶,比罐高一个档次,其经济价值也有悬殊。
13.有书记载:在韩瓶中“原泥不去,插花可活”、“留泥插花,含苞者,能结实”之说。清代有人撰文,说“韩瓶极能发花,至今人尚重之”;也有古人撰诗曰:“京口兵雄自古夸,江流未洗戟沉沙。兴亡阅尽归文雅,试掘韩瓶为养花”的诗文。
14.愉悦于大自然的“色友”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