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沧海愚公
沧海愚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05
  • 关注人气:2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中国最早的特等火车站:碧色寨(碧色寨车站的故事)

(2012-07-04 07:54:16)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事

                     7、中国最早的特等火车站:碧色寨(碧色寨车站的故事) 

    碧色寨站 原名壁虱寨站,"壁虱"是方言,即虱子、臭虫的意思。因不雅,故改名为"碧色寨"。站址在云南省蒙自县碧色寨,邮政编码661100。建于1909年。现为四等小站。碧色寨村隶属于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地处草坝镇南边。

中国最早的特等火车站:碧色寨

“云南十八怪”中有两怪:火车没有汽车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这说的就是滇越铁路。而提起这条滇越铁路,就必须要到碧色寨去看一看。在这里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

碧色寨火车站位于蒙自县城北面10公里的草坝镇碧色寨村山梁上,居犁耙山东麓。占地2平方公里,现在还保存原貌,整个车站都属保护范围。碧色寨车站站房,位于车站北端,东西向,法国式砖木结构建筑,红瓦黄墙,一楼一底,通高115米,面阔五间255米,进深102米,站台面阔25米,进深4米,现为昆河线站房。

    1903年《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使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和通车管理权,1903年开始动工修建,1909年通车至碧色寨。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碧色寨车站当时是我国最早的铁路特等车站,对研究滇越铁路史和我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碧色寨",这里原先只有几户人家,法国人为什么要把它定为特等站呢?主要是因为这里靠近蒙自海关和个旧锡矿,而且与个碧石铁路再此相交,是米轨铁路与寸轨铁路的换装站。滇越铁路通车后,几乎所有出口的个旧锡都是在此装车出境,个碧石铁路通车后,这里又成为繁忙的中转运输站,站台上、仓库里随时堆满了待运的大锡、大米、毛皮等物资。白天,整个车站人马喧嚣,汽笛声、哨子声、号子声此起彼伏;夜晚,凭借月色和若明若暗的灯光,工人们仍在彻夜工作,有节奏的吆喝声在夜空中回荡。商店、餐馆也不闭市,为上夜班的工人服务,经常通宵达旦。在云南夜幕笼罩的大地上,唯有碧色寨星星点点的不灭灯光,与天上的繁星在对话。

民国10(1921)个碧铁路通车,碧色寨成为换装站,滇南进出口货物都由碧色寨中转,后成为个碧石铁路的终端站,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换装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我国人民与侵略者抗争而修筑的最早、曾经"繁荣"一时的一个火车站。

比邻碧色寨火车站的这个小村庄,它先于火车站存在,原名叫“坡心”,却因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取名“碧色寨”,小村庄便因火车站而得名,并与之同名。也有人说碧色寨本来的名字是“瘪se寨”。“瘪se”是滇东南红河文山一带方言“跳蚤”的意思,且是长期吃不饱,身体有些泛白的那种跳蚤,肚子经常是瘪的。因该村很穷,“瘪se”很多很出名,村庄因而得名。后嫌此名不雅,也不好写,遂改名“碧色寨”。火车站亦用该名。

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碧色寨,成为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繁忙的中转站及贸易集市,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从1910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等待运输出国的大锡、皮毛和大米装满了仓库,火车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设洋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人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无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

碧色寨,几乎就在一瞬间,变得兴盛、繁荣起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蒙自县城,连蒙自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也能买到。

  希腊商人哥胪士兄弟开的哥胪士酒楼,是商人们闲暇时的好去处。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红瓦、黄墙,精巧、别致,紫藤、丁香爬满庭院。拾级登上小楼,可俯视碧色寨全景。据碧色寨老人谭文东回忆说,当年,酒楼里灯红酒绿,留声机不断播放着西洋轻音乐,高鼻子、白皮肤的洋吧女哼着轻快的小曲,有时还举办舞会,也不要门票。昆明、个旧、蒙自等地的富商巨贾们,手中有的是钱,常到酒楼来,借谈生意之机,一睹洋妞芳容,回去后作为引以为豪的谈资。

  据说蔡锷将军当年在京城名妓筱凤仙的帮助下,逃离北京,就是沿滇越铁路回昆,掀起护国讨袁大旗的。列车在返昆途中,曾在碧色寨停靠,袁世凯命蒙自爪牙冒充当地绅商代表,以敬酒的名义,暗杀蔡锷。结果蔡锷将军的贴身副官下车代蔡锷答谢,被刺身亡,列车急忙启动,驶离碧色寨。这段故事,又为碧色寨披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阻止日军沿滇越铁路进犯我国,国民政府下令拆除碧色寨至河口段的铁路,碧色寨由此元气大伤。1970年,铁道部对个碧石铁路进行扩轨改造,扩轨后的铁路使雨过铺车站与滇越铁路接轨,碧色寨车站从此彻底衰落,由特等站降为四等小站。

如今的碧色寨站台上有洋味儿十足的时钟;车站旁边是当年法国员工的宿舍,现在还有碧色寨的村民在此居住;站台附近有当年法国人开的火车站酒吧遗址;站台对面是当年铁路火车站警察局遗址、美孚石油公司遗址火车站一遗址、大通公司遗址和火车站寨子内的咖啡馆(寨子里当年洋人开的咖啡馆如今已面目全非。火车站寨子主街——碧色寨里当年最繁华的街道,如今在白天寂静无声。火车站小学——由当年财神庙改建成的碧色寨小学“碧山小学”,是寨子里最豪华的建筑。

    如同碧色寨车站的建造,犹如一个法国式浪漫玩笑一样,在火车所到之处,无不例外地沾染了法国气息。尽管碧色寨那些法式建筑的黄墙红瓦早已斑驳,半开着的百叶窗已无昔日的风姿,哥卢士酒吧已变成农家堆粮的仓库,网球场变成晒谷场……可是,那些红瓦、黄墙却依旧在风中招眼。这座现在仍然在使用着的小车站,每天迎送着来自滇越线上的列车,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站房、机车房和部分铁轨。挡雨棚下的法国老钟,沿山而建的法国职工宿舍,铁路公安分局旧址等古老的遗迹仿佛向来访的记者们述说着当年的繁荣。

1987年,云南省将碧色寨车站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有记者发现这里的文物破坏已相当严重:作为省重点文物保护点的哥胪士酒店,现在住有4户人家15口人;碧色寨的第一幢房子--"滇越铁路建设指挥部",现在成了农民堆柴、养猪的地方;个碧石铁路货运室的屋顶、门窗被拆卸一空,只剩下四面墙孤零零地立在原地;原先的铁路员工食堂,早已成了危房,当地农民沿着危房的墙壁,围起一个猪圈;原先停放在闲置股道上的10多台由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生产的老式蒸汽机车,也荡然无存,据说是当废钢铁卖掉了。现在,碧色寨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但文物破坏如此严重,如果不能引起重视,这个古镇上的文物古迹,有可能会在人们的眼前逐渐消失殆尽。

  想当年,建起的碧色寨车站正处在北回归线与滇越铁路交汇的地方,法国人特别在车站值班室的门前,雕刻了北回归线穿过此处的一个记号。北回归线,是太阳能直射到地球最北端的地方,一年中,太阳只有一天能直射到北回归线,即622日。之后,太阳便逐渐南移。昔日的碧色寨也曾日如中天,可惜辉煌的时间太短了,命运的眷顾正如太阳一样,渐渐偏离了碧色寨。太阳还会回来,碧色寨的繁荣还会回来吗?                       

蔚蓝的天空,灰色的大山,衬托着红顶的法式车站,闪着寒光的钢轨,向着远方延伸,让人若有所思,若有所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