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宁郡王弘晈原来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标签:
红学作者弘晈满洲贵族 |
《红楼梦》作者宁郡王弘晈原来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清实录》中弘历说弘晈的王爵“系皇考特旨,令其永远承袭者”的“特旨”,与雍正帝的这个“特谕”是同一回事。但是弘晈去世后,其子只袭了个贝勒,可见乾隆帝将弘晈的铁帽子王不声不响地给撤了。)
宁郡王府初为怡亲王次子宁郡王弘晈的府邸,咸丰十一年1861发生“辛酉政变”,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被赐死,清廷诏命改由宁郡王的后人来承袭“世袭罔替”
现存的宁郡王府仍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多进院落格局。大门为五开间前后廊歇山顶建筑,中启三门,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大门对面设巨大影壁,已无存。

宁郡王府入大门为第一进院,院落尺度宽敞,中央大殿为五开间周围廊歇山顶建筑,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大殿进深很大,屋顶巍峨,正脊和垂脊上设有吻兽和垂兽;
下面我们看一看怡亲王允祥的家庭成员状况:
(允祥)十三的大小福晋们:
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侍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允祥)十三的儿女: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郡主)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岁。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嫡妻纳喇氏,骑都尉色尔敏之女。继妻博尔济吉特氏,步军统译阿齐图之女。妾宋氏,三格之女。妾孙氏,桑格之女。妾李氏,李住之女。五子:长子永喧(出继)。次子未有名。三子永昆。四子三等侍卫永崇。五子永良。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嫁舒穆禄氏富僧额------雍正四年------卒,年二十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生,母庶福晋石佳氏------康熙四十八年------卒,年二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庶福晋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嫡夫人富察氏,佐领福庆之女。三子:长子(承继子)永宣。次子(承继子)多罗贝勒永喜。三子(承继子)革退二等侍卫永蔓。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嫡福晋西林觉罗氏,中书卓林泰之女。继福晋纳喇氏,大学士查朗阿之女。妾定氏,保住之女。二子:长子多罗贝勒永喜(出继),次子追封和硕怡亲王永福。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与第二女同母。雍正初,抚养宫中。七年己酉,年十六。十二月,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封今位号。雍正九年------卒,年十八岁------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康熙六十一年
------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日今),康熙五十五年------生,母侧福晋乌苏氏------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一日未时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僖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四月十五日未时薨,年五十七岁。嫡福晋李佳氏,三等伯赫格之女。继福晋佟佳氏,都统长盛之女。侧福晋金氏,领侍卫内大臣常明之女。侧福晋石氏,石中玉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克星额之女。妾徐氏典卫徐国秀之女。妾祥氏,九达色之女。妾马氏,马图赫之女。妾巴雅拉氏,笔帖式才保之女。九子:长子镇国将军永杭。次子和硕怡恭亲王永琅。三子未有名。四子永蔓。五子未有名。六子未有名。七子未有名。八子辅国将军永迈。九子永和。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生,母嫡福晋兆佳氏------雍正五年------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生,母庶福晋纳喇氏------雍正五年------卒,年二岁。(摘录互联网http://www.i170.com/artoicle/60669/trackback《十三阿哥胤祥的一些资料》)
--------------------------
下面是原文:
弘晈(1713—1764),号镜斋主人。雍正八年封宁郡王,乾隆二十九年卒,谥曰良。怡贤亲王允祥第四子。著有《菊谱》。这里所选的一首诗,见于《熙朝雅颂集》首卷十三。
如此才情古不如,卅年踯躅困盐车。可堪秋雨秋风后,黄叶空山自著书。
------------------------------------------------
宗室敦诚<寄怀曹雪芹(霑)>的诗中有:"不如著书黄叶村"之句,不知两者的"黄叶"是否巧合?难道两者的"著书"二字还是巧合?有待高明___(据说曹雪芹曾当过"教习")
京中向无洋菊,篱边所插黄紫数种,皆薄瓣粗叶,毫无风趣。宁恪王弘皎为怡贤王次子,好与士大夫交,因得南中佳种,以蒿接茎,枝叶茂盛,反有胜于本植。分神品、逸品、幽品、雅品诸名目,凡名类数百种,初无重复者。每当秋塍雨后,五色纷披,王或载酒荒畦,与诸名士酬倡,不减靖节东篱趣也。
王又自制精扇,体制雅洁,名东园扇,一时士大夫争购之,以为赏鉴云。
-------------------------------------
弘皎《菊谱》来源:[稽古右文]
http://www.ourjg.com/bbs/UploadFile/2006-9/200691918582449377.jpg
http://www.ourjg.com/bbs/UploadFile/2006-9/200691918582441920.jpg

多罗贝勒永喜:
--------------------------------------------------------------
《清实录》:
雍正七年己酉秋七月,甲辰朔,享太庙,遣平郡王福彭行礼。
雍正七年己酉八月癸卯朔,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平郡王福彭行礼。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六日)甲子,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宁郡王弘晈行礼。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刘小萌著:
第224页:乾隆八年四月,刻《云居寺地产碑》,碑阳刻多罗宁郡王弘晈撰写碑文,阴刻地亩四至。
顺治八年,清廷在西郊建夕月坛。夕月之祀在每年的秋分日西刻,奉星辰配祀。逢丑、辰、未、戌年,由皇帝亲祭,其它年份遣官致祭。一般而言,清代历朝皇帝亲祭夕月坛的很少。如皇帝亲祭,在坛上行二跪六拜礼,读祝文,奠玉帛,如遣官祭,则所遣之官须在坛下行跪拜之礼。
祭日月亦称“朝日夕月”。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帝王对日月的祭礼。其制始于周代。
孙华天
20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