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兴隆县的刻纹鹿角距今公元一万三千年以前

(2013-09-29 16:38:05)
标签:

需求

线条

艺术形式

载体

实物

中国画原生语言的视觉意旨
吴耀华
(南通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226007) 

     中国绘画艺术形式语言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线条。中国画是以线条为基本要素,据考,公元一万三千年以前即已存在、今出土于河北兴隆县的刻纹鹿角,是原始艺术家的作品。以线描的方式在鹿角的三面刻以水波纹、叶纹和∞形纹样组成的图形。专家认为,这是至今发现的最远古的存在实物⑼。线条的刻意组合很明确地用于述意,线组构的形式则代表着当时先民心智的现实水平。可以想见,此线此形即是原始人即寄予的、合符其生存意愿的思维信息,是他们审美愿望的表示和载体。也许他们正是想借此形式,去“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甚至在某种祭祀形式中感动上苍,应答他们的生存需求。

     鉴定认为,这件古老刻纹角器,是由赤鹿的眉枝做成的,其表面呈浅黄褐色,断面椭圆形,上宽下窄,残存总长13厘米,中部直径3.7厘米。该角器似为一器物的柄部,大部面表刻有纹饰,纹饰为阴刻,分成3个组合,中部的刻纹由直线、斜线和连孤组成,内外侧的组合分别为4-7条刻纹组成的波浪纹和“8”字型。整个纹饰协调,刻画流畅,图案美观。尤值得注意的是,中部一组的纹饰涂有朱色。
  据中科院有关专家学者介绍,在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中,迄今已有较多的纹骨、角器发现。而在我国,除了尤玉柱研究员记述过山西晚期旧石器遗址的一件骨雕外,象这种比较复杂的饰纹角器尚属首次发现。因此,在兴隆县发现的这件刻纹角器,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艺术及其相关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