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鸟类摄影花家地老李
鸟类摄影花家地老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499
  • 关注人气:5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2018-04-20 21:48:04)
标签:

李金平摄影

拍鸟技法

图片

相机设置

原创作品

分类: 鸟类摄影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水中舞者---黑翅长脚鹬
                                 李金平拍摄于衡水湖
黑翅长脚鹬(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英文名:Black-winged Stilt)是反嘴鹬科长脚鹬属的鸟类,又名红腿娘子高跷鸻。高挑修长的黑白色鹬。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繁殖,冬季除澳大利亚及附近地区以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高挑、修长(37厘米)的黑白色涉禽。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

雄鸟繁殖羽(夏羽):额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白色而杂以黑色。

雌鸟繁殖羽(夏羽):头颈均为白色,但眼后有灰色斑

雄鸟非繁殖羽(冬羽):和雌鸟夏羽相似,头颈均为白色,头顶至后颈有时缀有灰色

雌鸟非繁殖羽(冬羽):和雄鸟基本相似,但整个头、颈全为白色。上背、肩和三级飞羽褐色

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

虹膜-粉红;嘴-黑色;腿及脚-淡红色。

叫声:高音管笛声及燕鸥样的 kik-kik-kik声。

黑翅长脚鹬分布在欧洲东南及南部、印度、中国及东南亚、北非、澳大利亚、加拉帕格斯群岛、夏威夷、加拿大中部和南部、美国西部和东南部。在中国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及内蒙古西北部繁殖,越冬于台湾、广东及香港等地,全境有过境纪录。

黑翅长脚鹬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也出现于河流浅滩、水稻田、鱼塘和海岸附近之淡水或盐水水塘和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非繁殖期也常集成较大的群。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觅食。行走缓慢,步履稳缝、轻盈,姿态优美,但奔跑和在有风时显得笨拙。性胆小而机警,当有干扰者接近时,常不断点头示威,然后飞走。起飞容易,飞行也较快。

黑翅长脚鹬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常在水边浅水处、小水塘和沼泽地带,以及水边泥地上觅食。常常单独或成对觅食,偶尔也见成松散的小群觅食。觅食方式主要是边走边在地面或水面啄食。或通过疾速奔跑追捕食物。有时也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有时甚至进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也浸入水中觅食。

黑翅长脚鹬的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开阔的湖边沼泽、草地或湖中露出水面的浅滩及沼泽地上。常成群在一起营巢。有时也与其它水禽混群营巢。巢呈碟状。主要以芦苇茎、叶和杂草构成;巢外径21一23厘米,内径1O—12厘米,高4—5厘米,深2—3厘米。

每窝产卵4枚,偶尔3枚。颜色为黄绿色或橄榄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卵的形状为梨形或卵圆形,大小为41—47×29—33毫米,重22克左右。

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间如遇干扰,巢区所有亲鸟均群起飞到干扰者头顶上空盘旋、鸣叫,时飞时落,引诱干扰者离开。孵化期16一18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