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山斑鸠

(2017-10-11 09:06:35)
标签:

李金平摄影

旅游

摄影知识

图片

娱乐

分类: 人与自然
山斑鸠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原创摄影----山斑鸠       
                                                             拍摄于陕西汉中洋县-----李金平摄影
摘要
器材:Canon EOS-1D X Mark II, Canon EF 800mm f/5.6L IS
模式:曝光模式:Program AE, 测光模式:Spot, 曝光补偿:0
曝光:光圈:5.6, 快门:1/125秒, ISO4935
焦距:800.0 mm (35 mm equivalent: 788.7 mm), 视角:2.6 deg
色彩:白平衡:Manual, 色彩空间:sRGB
时间:2017-10-02 17:13:09.42

(学名:Streptopelia orientalis)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北方鸟南下越冬
山斑鸠雌雄相似。前额和头顶前部蓝灰色,头顶后部至后颈转为沾栗的棕灰色,颈基两侧各有一块羽缘为蓝灰色的黑羽,形成显著黑灰色颈斑。上背褐色,各羽缘以红褐色;下背和腰蓝灰色,尾上覆羽和尾同为褐色,具蓝灰色羽端,愈向外侧蓝灰色羽端愈宽阔。最外侧尾羽外翈灰白色。肩和内侧飞羽黑褐色,具红褐色羽缘;外侧中覆羽和大覆羽深石板灰色,羽端较淡;飞羽黑褐色,羽缘较淡。下体为葡萄酒红褐色,颏、喉棕色沾染粉红色,胸沾灰,腹淡灰色,两胁、腑羽及尾下覆羽蓝灰色。虹膜金黄色或橙色,嘴铅蓝色,脚洋红色,爪角褐色。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对栖息于树上,或成对一起飞行和觅食。如伤其雌鸟,雄鸟惊飞后数度飞回原处上空盘旋鸣叫。在地面活动时十分活跃,常小步迅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翔时两翅鼓动频繁,直而迅速。有时亦滑翔,特别是从树上往地面飞行时。鸣声低沉,其声似‘ku-ku-ku’反复重复多次。 

食性: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子、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子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觅食多在林下地上、林缘和农田耕地。

原产地不确定:阿曼。

中国分布:分布北自黑龙江、南至海南岛、香港和台湾、西至新疆、西藏、遍及全国各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