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大全——中国东部地区27种迁徙类猛禽辨识

标签:
杂谈鸟类摄影情感图片文化 |
分类: 鸟类摄影 |
北京西山的历史资料显示:春天3月份,最早进入观鹰者视野的应是鵟(秋天鵟的迁徙比鹰属的猛禽晚一些),通常集群过境,不乏混群现象。而大鵟和普通鵟的区分又是猛禽分辨中难度颇高的类型,是咱们遇到的首个挑战。好在这两种鵟都有冬天在华北居留的种群,不算陌生。只要注意观察,多数情况下有条件分辨成功。
首先大鵟的体型更大,更有气势,头相对普通狂而言较尖,有雕头的感觉,整体也更有“雕感”;而普通鵟的身材比较圆润,脑袋也肉呼呼的,看着比较“窝囊”。这个感觉看似娱乐,其实是相对准确的,超过对其他体色特征的评估。
其次是对鵟的斑纹及体色特征进行评估。但是我一定要强调,这些常见的体色特征,最多是某一种色型的鵟的特征。而大鵟我们看过普通款、白款、纯黑款等等各种风格的
而普通鵟也常常有很白的个体照片面世。为了不混淆视听,我不打算在这里发布这些照片,我只对最典型和常见的色型进行说明,可作参考依据之一而已。正如上文所说---体型特征往往是最准确的。
在北京地区常见的大鵟经常胸部比较白净,腹部的深色带不连贯。
此外大鵟的腿毛很发达,如果有机会看到长长的腿毛,要考虑大鵟或者毛脚鵟。提到毛脚鵟,虽不常见,也顺便说一下----请注意翅后缘和尾后缘的深色带(端斑)。这张照片是峰语者鸟友去年拍自北京野鸭湖的一张毛脚鵟。
毛脚鵟


紧随着着鵟潮来临,各种鹰属猛禽也陆续进入了东部迁徙通道观鹰人的视野。
日本松雀鹰幼鸟体色都各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赤腹鹰仅有四个指叉,在北京属于稀有的过境鸟和夏候鸟,其主力种群沿海岸线向北方迁徙,每年在西山记录的仅是游兵散勇,偶有记录




下面分别给出雀鹰,苍鹰和日本松雀鹰的辨识要点图。
雀鹰颜色虽然多变,但是纹路的样式不变
成年苍鹰的大体型和黑头盔非常抢眼
幼年苍鹰胸腹部纵纹独树一帜,倒不容易认错
百望山的一个上午曾经记录了2000多只凤头蜂鹰过境,这是一种外强中干的食虫大鸟。秋季走得早,春季归得晚。他们更是神奇度No.1的猛禽,可以给我们带来无数种体色的变化---或暗淡,或明快,或似雕,或似鹗...
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长出斑纹花色,让人一不留神就看走了眼。
说得这么玄乎其实蜂鹰还是算好认的,因为与巨大的身体相比,它的头实在太细太尖了。当然雕头也会尖细,但是人家尾巴不会这么长,上面也不会有这些明显的横带。鵟和鹗是5指,雕一般是7指。。而蜂鹰是6指。。仔细看看,相信问题不大





从尾横带的粗细上可以看出雌雄成幼。收集这些花色其实有很大乐趣呢,咱们一个鹰季能看到多少种变化呢?
而蜂鹰的小算盘是什么呢?来看看,左上角的胸腹纵纹,像苍鹰;中下方的那只从体色到翅色像蛇雕...大概还有像乌雕的,像短指雕的,像大鵟的,像隼雕的...
这个字很简单有趣,关于它的理解,笔者还特意询问了一下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得到的答案是:上面的“弋”原为“戈”,在鸟的上方形容这个鸟嘴巴如武器样尖锐。
鸢亚科的鸢属猛禽种类很少,我们知道的黑翅鸢属于黑翅鸢属,而西南沿海可以看到的栗鸢属于雕亚科的栗鸢属(有关栗鸢与白腹海雕的详情参看笔者的帖子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203804.aspx)
而在我国云南和新疆可以看到的黑鸢govinda(或为独立种或为亚种,存在争议)与黑耳鸢lineatus的辨识请参看笔者的另外一个帖子:
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200383.aspx
黑耳鸢lineatu
鹊鹞,
白尾鹞,
白头鹞
这一类的猛禽有长长的脚杆,长长的尾巴,圆圆的脸盘,常在湿地活动。依次图解,首先是比较常见但组成复杂的白腹鹞家族。
上面两张是白腹鹞雄鸟的一种色型,按照《台湾猛禽观察图鉴》的说法是“大陆型成年雄鸟的黑头型”,特点突出,过目难忘





这也是一只大陆型白腹鹞的雄鸟,灰头型。我们看到除了头部的鼠灰色外与黑头型雄鸟别无二致。
这是白腹鹞的日本型雄鸟,与刚才上面两种大陆型的雄鸟完全不同,倒是很类似大陆型的雌鸟,不同的是:大陆型的雌鸟有不太洁白的尾上覆羽(俗称“腰”),而这只日本型的雄鸟有着不太洁白的中央尾羽
我们看到鹊鹞的雄鸟头胸部黑白分明,而且交界处不拖泥带水,背后一个“三叉戟”图案
鹊鹞的雌鸟是不是很像我们常见的白尾鹞雌鸟?但是胸部纹路比白尾鹞雌鸟粗重明显,而且有个白肚子;而她的白腰和翅下花纹都不及白尾鹞雌来的明显
曾经鹊鹞在东部种群数量非常普遍,1986年8月20日到10月7日,曾在北戴河记录有14534只鹊鹞迁徙过境,最多的1天(9月12日)为2978只
----见于《中国猛禽鹰隼类》
白腰和翅下花纹最明显的就是白尾鹞的雌了
白头鹞的雄鸟很好记,翅上有棕白黑三色的鹞,成年雄鸟的腹部呈淡棕色乃至橙黄。在北京地区鹞的记录中,除去一笔“不排除错误记录”的草原鹞外,数他最稀罕。08,09年各记录到1只。白头鹞的雌和幼体纯色暗无纹。实际观猛中,鹞属猛禽的识别难度有时可达五星,主要问题出在亚成鹞上。
说起雕,我总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如来我佛的“大鹏金翅雕”。在西游记中曾经登场,很可能是西游记中登场的法力最高强的妖怪。论辈分是万鸟之长的凤凰的次子,还是如来佛的“舅舅”,因为大鹏的姐姐孔雀是“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而大鹏本领太高,悟空引以为傲的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大鹏一翅就九千里,两翅就赶上,将悟空轻松拿住,关进一个宝瓶里,差点要了命。最后居然要如来亲自出马才能降伏,而大雕见到如来还说要“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真是“气震河山”!现实中的雕也是猛禽中的霸主,他们头尖细,尾短,体型巨大,性格凶猛,我们见过白肩雕抓白鹭,见过白头雕抓天鹅。。而雕的成鸟相似度高,体色暗淡特点难寻,是辨识上的再一难点。但是至少我们见到他们都会惊呼“来了个大家伙!”

靴隼雕09年在百望山记录10只以上深色型
中国古人恐怕就很欣赏这种大鸟了,不但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可能指的是他,而且还创造了一个词叫“鹗荐”,意思是推荐贤才(汉孔融《荐祢衡表》:“鷙鸟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在实际观测上,这种靓丽的猛禽不会有任何辨识上的难度,过目难忘,请认准麦当劳的M标志。。
隼科猛禽是个独立的大类,飞行迅猛,常空中捕食,在首楼有简单的辨识特征。在百望山有记录的有红隼,燕隼,游隼,灰背隼和阿穆尔隼;但是去年秋天笔者在猛禽迁徙季节于香山记录了猎隼一只。确定是隼了咱们首先要看大小:
中小型隼显得尾长头大,包含:燕隼,红隼,灰背隼和阿穆尔隼大型隼肚子胖,身体强壮,显得头小尾短,包含:游隼和猎隼
灰背隼雄鸟体色青灰没有辨识难度,有些雌鸟与红隼接近,但是飞行比红隼有力的多。鹰猎的人很喜欢这种猛禽。
前一篇:鹭科鸟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