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的电信服务     -忆香港之一

(2007-06-17 10:01:04)
标签:

电信

香港

服务

分类: 闲言碎语
     居港十年,往事历历在目,限于时间和篇幅,要回忆在香港的日子,还是先说说本行吧!香港的电信服务是香港经济繁荣的支柱之一。电信服务普遍又便宜。香港的市内电话一直是采用“包月制”,1988年,我刚到香港时好像是50~60港元/月,按照香港的消费水平是十分便宜的,所以街头的很多商店都将电话放置在门口,让途人随便使用,给大家带来极大的方便,当然这也是招揽顾客的一招。电话的安装也极方便,电话线路都是建房时就铺设好了,你搬入新居只需将话机插入电话机孔,给电话公司打个电话,告知你的姓名、地址,登记后你马上就知道电话号码,线路就开通可用了,月底你收到帐单,寄一张支票给电话公司就行了,绝不用来回奔波。我们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都是靠电话沟通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时FAX(传真)在香港已经很普及了,不但公私机构都有安装,家庭安装的也很多,资费按市话费收取,但当时内地对FAX,却另收费用(当然高于市话费),这样,私人家庭安装FAX的绝少。懂行的人都知道FAX还是走的话音线路,和打电话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资费的高低对技术的推广有很大的作用!当时一般公司里还安装有TELEX(电传),公司资料、名片上面也必有TELEX,TELEX当然是英文的,香港是国际都市,国际贸易的来往联系很多要使用它,更重要的原因是TELEX是可以作为法院认可的“呈堂证供”使用,但是有了FAX,TELEX就式微了,我在港十年,似乎只用过一二次,后来搬家,干脆就不要它了。
 
    香港的电信行业,原来也是由英资大东电报,独家垄断,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就开放了电信市场,政府的监管部门是“香港电讯管理局”。市场的开放马上让用户得到了实惠,除了资费的下降,许多新技术、新服务被推广应用,例如“国际长途回拨”就是由一些“海归”开公司推出的。你拨一个特别号码,就可以按照录音提示,输入你的对方长途号码(比如一个美国纽约电话号码),再放下电话,过一会儿,对方就自动拨号回来,你接听是不付钱的!当然你还是要给特别号码的公司付钱的,但那就便宜多了。这是利用美国等地资费极低来实现的,再后来就是利用IP网络来打电话了。这些高新科技的推广,对传统电话有极大的压力,所以马上会跟进,你有我也有。自由开放的市场,就能容纳更多更新的技术和服务!固话市场开放后,竞争也很激烈,因为包月制便宜,所以新进入的运营商就想方设法鼓励市民家里安装第二部电话,当时他们的广告反用了内地计划生育的一句口号:“两个比一个好!”,广告牌到处可见,令人印象深刻。前些年,香港也议论过要取消包月制,但是咨询期内,人们大多反对,政府就从善如流,依然包月如旧,现在月费也就百元左右。让我们看看下面最新的数据,在这个人口690万占地1104平方公里的都市,现在有:

流动网络营办商 ( 2007 年 5 月 )

5

本地有线固定网络服务营办商 ( 2007 年 5 月 )            

10

住户固定电话线普及率 ( 2007 年 3 月 )

95.6%

按人口计算的流动电话服务用户普及率 ( 2007 年 3 月 )

135.6%

流动电话服务用户( 2007 年 3 月 )

9,356,396

2.5G及3G流动服务用户( 2007 年 3 月 )

2,366,580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2007 年 5 月 )

179

已登记的拨上网用户帐户(估计) ( 2007 年 3 月 )

944,594

已登记的宽频上网用户帐户(估计) ( 2007 年 3 月 )

1,796,240

住户宽频普及率 ( 2007 年 3 月 )

73.3%

                                                 (香港电讯管理局数据)

    

     最后说一件当年让我“震撼”的事:记得在88~89年间,我曾在办公室收到电话公司的一封信件,信件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客户:在你的支持下香港的通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香港将在X年X月(距离收信时一年后),扩大网络,电话号码升级到8位。电话号码升级将给你暂时带来一定的不便,请你今后控制涉及电话号码的资料(名片、公司信函、各种资料、标牌)的印刷制作数量,以免给你带来浪费......”你要知道,当时,香港的电信市场还没有开放,处于垄断地位的电话公司能为客户想得如此周到细致,令人叹为观止!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电话公司哪有替客户想到这些!有什么变动,按电信条例的规定,在报上刊登一个广告了之。其实象电话号码升级、变号之类操作,在电话公司内部从规划、审批、采购到最后割接恐怕1年还不够,大家都在为此奔忙,就是没有想到我们客户!这些,咋就不和国际接轨呢?我们的服务真的还要大大提高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