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校园的第一步怎么走你想好了吗
--写给即将步入社会实践的大学毕业生
龍立彪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几年的学子生涯结束了。
学校为毕业生送行,举办了具有丰富多彩节目的毕业欢送晚会。按理说,毕业了,本科毕业的绝大部分同学不再读研了,今天的毕业是结束“十年寒窗”之艰辛的标志,是可喜可贺,值得高兴,值得庆祝的事。但一部分同学却高兴不起来,使毕业的欢送晚会比如入学时的联欢晚会大为逊色。
想当初被大学录取进入学校时,那是叫人高兴和难以忘怀的事情,多少学子都将迈入校门的这一天深深的铭记在心。踏入校门,学校的一切是那样的新鲜,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那么的亲切,校园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学校为新生举办的联欢晚会是那么的精彩和富有激情……。
为什么毕业的欢送晚会不如欢迎的晚会那样激情洋溢呢?一个本科毕业生告诉我:“因为毕业了,现在困惑我的是不知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出了校园之后,不知路在何方?”
是呀,毕业就意谓着就业的开始。毕业了就面临着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的问题。同学们对优越的工作岗位不敢去追求和高攀,但如果找不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自己不能争钱来买米吃,还要回家去吃父母的“老本”,要被人看笑话了。这个问题太现实了……。
我非常理解和同情大学毕业后工作岗位还没有着落的同学们的心情。怎么办?在这里我从做一个知心人的角度发表一点看法,供有此心境的同学参考。
一、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普通人
有一部分同学大学一毕业就有机会进入一个好单位和有对口专业的工作,待遇也不错。他们的起点是叫人羡慕的。
对于通过实习到毕业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来说,就存在着需要有耐心和有正确方法对待找工作的问题了。在社会生活中,人分六层。第一层是普通,芸芸众生是也。大学生毕业后的最初阶段我认为首先应先做第一层的“普通人”,就像国家机关和企业要栽培的干部一样,首先将其下放到基层锻炼,让他通过在基层摸爬滚打,知识水平和各项技能都提高了,成为最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时方委以重任。这个认识应当确立。假如我们毕业后就要求自己做第二层(聪明,比普通人智商高,肯学习,有专长,大有一番作为)或第三层(精明,会经营,会算计,会赚钱)的人的话,就会犯对自己要求太高和不切实际的错误。读书是从初级开始才逐步升级到大学,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分阶段来实现其目标是正常的事,因此,我们应当分以下几步来走:
第一步:做一个普通人。芸芸众生是也,即有班上,有事干,有维持生活的收入,生存有保障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工作时不要追求安逸和过高的待遇,应当注意追求其工作的知识面和工作环境能培养你长见识,增长才干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实践阶段大约要经历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好高鹜远,否则就有可能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
第二步:做一个能干的人。在这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中,大学里学到的知识逐步在实际工作中用上了,你的聪明,比普通人智商高的优势得以显现了,你的工作得到别人的好评和肯定了。通过几年的实践,你自己已学会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到了这个时候,你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二层的角色了。
第三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进入第二层了之后的发展就不需要多描绘了,那时的你已进入“天空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境界了。因为到那时,你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是被人看重的人才了。
假如你感觉现在个岗位没有你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市场,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就有“本钱”另某高就了。
我认为,能迈好这三步的人,基础会比别人牢,前程会比别人好。
二、懂得“知识+阅历+领悟=见识”的道理
彭鸿斌是亿万富翁,他认为:见识由三个要素组成:知识+阅历+领悟。知识不等于见识,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成功。
他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90年夏天考入外交部,94年辞职下海经商,先后开了曼苏尔广告公司,曼苏尔服装公司等多家公司和北京西直门大风攴厅。他的目标是愿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生意。1995年5月,在有了一些初步积累之后,他关闭了自已的公司,自费到欧洲进行商务旅游,寻找新的商机。经考察认定了艾格公司“强化木地板”的产品,凭借自已熟悉的外语,获得了艾格公司的信任从欧洲带回艾格公司强化木地板的独家总代理权,将地板注册为“圣象”牌商标。经1996年花功夫推销,取得了成功。之后,他从外交官变成了亿万富翁。
对“知识不等于见识,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成功”的观点我们要好好地进行理解。解读彭鸿斌的理念,我认为应当这样来理解自己:我们读了大学,学历有了,但就知识而言,还需要进入社会的大课堂进行学习,只有通过对社会的学习,从社会科学方面知道了人与人的关系,从实践中充分的理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等等,通过工作实践丰富了知识,通过工作经历取得了经验,通过工作实践提高了自己的悟性,我们就有了见识。到这个阶段,标示着我们已成功。
三、防止构思过度
余秋雨教授在《思维与智慧》一书中说:最近有很多朋友都看到韩剧在中国成功,对比我国电视剧的差距,突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我20年前在学术专著《艺术创造化》和《观众心理学》上一再警告过的“构思过度”的毛病。这使我很高兴。
韩剧的构思,以简单明了取胜,即使篇幅很长、节奏很慢、波澜很多,在情节结构上还是简单明了的。相比之下,我们确实“构思过度”了。
这个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普遍性。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我们由于权谋太深、兵法太多、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就“构思过度”了。
很多中年人在不断地提醒年轻人:生活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于是,年轻人的目光也复杂起来。很多老年人在弥留之际告诉中年人:生活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但是,他们体悟出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因此,可怜人们,整个一生都在“构思过度”中度过,增添了许多破灭、纷乱和耗费。
我们应该好好理解、领会余秋雨教授的这些话。我们对于生活不要构思过度,对于找工作更不能“构思过度”。
怎么防止找工作的构思过度呢?我认为就是不要把找工作和从事工作的事想得太复杂了。什么是工作?能发挥我们的知识水平,用我们的智慧创造出价值的活动就叫工作。就工作而言,别人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我们不但可以做到而且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一个愿意奉献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就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肯定能将知识转化为力量,首先战胜自己的弱点,把自己顺利推销出去。他绝对不会为找工作而发愁。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大学毕业生,我由衷的祝福你,祝你迅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事事顺心如意,前途光明和美好!
龍立彪学习园地目录链接
QQ:1250 5415
6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