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子动物园
王子动物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42
  • 关注人气: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旅游

(2007-09-28 17:53:54)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浴缸王子~旷野非洲
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旅游  

    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状况。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照传统,分大洲进行叙述,而它们并不与世界八大旅游区相吻合。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把世界各国的旅游情况表述清楚,而又不把八大旅游区的基本旅游功能关系弄模糊。在介绍各大洲各国和地区的旅游地理状况时,我们对那些属于世界主要旅游功能区的重要国家,将作较详细的叙述。
  一、非洲的自然条件和旅游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亚欧大陆的西南面。西面和东面分别是浩瀚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北面隔地中海与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区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著名的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南北跨72个纬度,最长达8100公里,东西约跨69个经度,最大宽度7500公里。赤道横贯大陆中部,将非洲一分为二,赤道与最北点和最南点的距离大致相等。非洲的面积为302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为5.53亿。
  非洲在地形上有若干重要而明显的特征,一是非洲有广阔的高原,相对而言山地较少,地势起伏不很大,既不象其北面的欧洲那样有山势雄伟、面积巨大的阿尔卑斯山脉,也不象亚洲那样有面积十分广大的平原。整个大陆平均高度约750米,在各洲中居第二位。面积广阔的高原不仅有利于交通的发展,而且和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结合,在东非、中非北部和西非中南部等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草原,即所谓“萨王纳”群落。其繁茂的草本植物为草食动物和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萨王纳地区,生活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动物群,包括羚羊、斑马、非洲象、犀牛、河马、长颈鹿等有蹄类草食动物和狮、猎豹、鬣狗、豺等大型肉食动物。其中有不少是非洲的特有种,有的已属稀有珍贵的动物种。而这些草原和草原上的动物,及以其为主体的众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正是非洲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目前非洲共有各种天然动物园70多处,总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各洲中天然动物园面积最大的一洲。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野生动物繁多著名于世,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
  然而,非洲并不是完全没有高山。在西北部,分布着比较高大的阿特拉斯山,在东南部和南部分布着德拉肯斯山脉和开普山脉。开普地区由于水平岩层遭受切割而形成的奇异的桌状山、东非高原上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的“赤道雪山”、“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都是游客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后者,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因地势高耸,海拔达5950米,山顶终年白雪皑皑,这种赤道雪山景色极为壮丽。
  非洲地形的另一大显著特点是,断裂地形发育相当广泛。由于地质史上的断层地质作用,西非广泛分布着高几十到几百米的台阶状地形,而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闻名的东非大裂谷带。裂谷带规模极其宏伟,它从亚洲约旦的死海附近起,经红海、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至坦桑尼亚,形成裂谷带的东支;另有一支从乌干达经阿尔伯特湖、坦喀尼噶湖、马拉维湖,再经莫桑比克至印度洋,这是裂谷带的西支。裂谷带全长7000公里左右。上述裂谷带内形成的湖泊,岸壁陡峭,湖底深陷,并沿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风景美丽而奇伟。
  非洲象其他一些大陆一样也有若干大河,最著名的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①、水量极为丰富的扎伊尔河,以及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不少河流在其流程中经过陡崖、阶状地或因软硬岩层的差异,形成急流瀑布,不仅水力资源丰富,而且也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点。赞比西河上有瀑布72处,其中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高100余米,宽度1800米,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南部非洲土格拉河上的土格拉瀑布,落差800余米,形势十分壮观。尼罗河在喀土穆以下因河床岩性差异显著,形成了六个瀑布。埃及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和旅游点阿斯旺高坝就位于“第一瀑布”以下。金沙萨以下的扎伊尔河下游河段,有一系列急流和瀑布。这个世界闻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由32个瀑布和急流段所组成。
  非洲的气候也有一些显著的特点。由于赤道横贯中部,其最明显的特点是“热”,即热带气候面积广大。在拉丁语中,“阿非利加”就是阳光灼热的意思。同时,由于没有太多的高山地区,非洲冬季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地区只出现在西北部阿特拉斯山局部地区和其他高山的顶部。因此,可以开展滑雪等冬季运动的理想场所极少。在这方面,非洲与欧洲、北美洲等有明显差异。
  在气候上,非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干”,即全洲有1/2的面积是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洲内有著名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南部非洲的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等。沙漠虽然不利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和生存,但是神秘莫测、荒无人烟的大沙漠能引发人们的探求心理,是勇敢和喜爱猎奇的人们旅游探险的对象。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中连绵不断的沙丘、沙漠中的绿洲都是冒险家的乐园。乘坐“沙漠之舟”骆驼观赏“大漠孤烟直”的壮丽景象和风光,是撒哈拉周围国家开展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
  虽然非洲是“干旱大陆”,但实际上它的气候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刚果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多雨区,在气候上属热带雨林类型,在这个气候类型下,形成了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热带雨林,到茂密的森林中作探险旅游和科学考察,是不少科学工作者和旅游者所向往的活动。北非沿岸的气候属于地中海类型,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北非夏日阳光下绵延数千里的优质海滨沙滩,是旅游者,特别是来自欧洲的旅游者度假和旅游的胜地。
  二、非洲的人文状况与旅游

  非洲历史悠久,在各地留下了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古迹、文化遗址等。它们是非洲重要而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考古学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而考古发现的地点本身也就成为旅游者关注的旅游点。尼罗河下游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尼罗河一带就发展了灌溉农业。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推动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历法、数学和水利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如吉萨的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继埃及之后,北部非洲成为迦太基、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重要地区。突尼斯古城迦太基的遗址、古罗马的斗兽场现已成为世界闻名的重要旅游点或旅游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也曾经历石器、铁器时代。在公元前8到6世纪,古代苏丹建立了非洲内陆第一个文明古国——库什国家。公元1~6世纪,建立了古代强国阿克苏姆帝国,当时以及后来,还建立了其他一些古代国家。著名的津巴布韦遗址(“石头城”)是撒哈拉以南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石头建筑群,它们是公元6~8世纪的遗物。1987年津巴布韦政府在此建立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博物馆。
  公元7世纪,西亚的阿拉伯人开始向非洲迁移,因而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在北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北非逐渐成为阿拉伯文化的主要中心之一。北非许多城市中的清真寺等古代建筑,成为旅游者参观的旅游点或旅游者参观的对象。
  在北非和东北非于中世纪进入封建社会的同时,撒哈拉以南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古代王国,如加纳王国、马里王国、桑海王国,现今津巴布韦境内的莫诺莫帕塔王国等。
  中国和非洲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联系。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我国和东北非、东非地区来往逐渐频繁。宋朝以后,中国和东非沿岸的马林迪、基尔瓦等城市有较频繁的贸易往来。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被运往非洲,而非洲的象牙和香料等物品被运到中国。至明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五次到达东非一些沿岸城市,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更加密切。现在东北非和东非一些博物馆中藏有中国古代的物品。
  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相继入侵非洲,最初主要通过各种手段从非洲掠取象牙等物品。后来,西方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他们掳掠黑人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其他地区,以换回原料运回欧洲。奴隶贸易延续了400余年,使非洲丧失了1亿多人口。19世纪70年代,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进行瓜分,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其他部分完全沦为它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大批非洲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布独立,终于全部结束殖民主义在非洲的统治。但是由于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除了少数国家经济比较发达以外,绝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都不发达,不少国家甚至被认为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经济的落后,资金的缺乏,给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虽然非洲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并不很发达,这不能不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非洲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十分复杂,有黑、白、黄三大人种。但以黑种人占多数,它们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地区。赤道以南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向东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缘的广大地区,分布着肤色近乎纯黑的苏丹黑人,而该地区以南广大地区分布着肤色浅黑的班图黑人。非洲的白种人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主要分布北非地区。黄种人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的宗教主要是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北非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而东西非沿海地区和中南非地区盛行基督教。不同的宗教对于旅游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有关的宗教建筑物风格的差异。伊斯兰教地区多清真寺,盛行基督教的地区多教堂,这些差异在文化景观上有明显的反映。

  三、非洲旅游业的特点

  非洲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此以外,还有一系列的显著特点:
  1.旅游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总体上看,非洲近代旅游业起步滞后于其他各大洲,但近40年来,有一定的发展。
  非洲某些地区的旅游历史十分悠久,如埃及,早在中世纪,就经常有欧洲的旅游者去该国观光金字塔等古迹或在尼罗河流域考察。但是1950年,到面积十分广大的非洲旅行的旅游者仅有52万人次,占当年全世界国际旅游者总人数的2%。1960年,访问非洲的旅游者增加到75万人次,但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中的比重却下降到1.08%。1970年,赴非洲游览的国际旅游者明显增加,达到240万人次,占全世界国际旅游者的比重也仅为1.5%。1980年,全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人数继续上升,达641万,占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2.25%。进入80年代,国际旅游者人数平稳增长,但个别年份增长较大。1987年,为1011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9%。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89年,赴非洲的旅游者人数达1532万人次,比1950年增长29倍。
  同时,非洲国际旅游收入也有一定的增长。1950年,为8800万美元,1960年为1.78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4亿美元,1980年更增加到19.9亿美元。而到1989年,达66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75倍。
  尽管非洲的旅游业近几十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同一时期,全世界的旅游业发展速度极为迅速,因而非洲旅游业在全世界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仍小。到1989年,访问非洲的人数约占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3.7%,而旅游收入仅占世界国际旅游收入的3%。
  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也是这样。近几十年来,非洲旅游基础设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1980年,非洲有客房15.6万间,床位28.5万张。1987年,客房数增加到29.9万间,床位达58.1万张,但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相应为2.9%和2.8%。
  2.旅游业的发展极不平衡 非洲的旅游业主要集中于北非。如1989年北非共接待外国游客980万人次,占访问非洲总人数的63.9%。1980年北非各国的国际旅游收入占全非洲国际旅游收入的56%,1989年更增加到74.8%。非洲国家的国际旅游者,主要来自欧洲,欧洲游客占总国际游客的45%。来自美洲的国际游客约占总数的5%。非洲洲内国际游客占总数的30%。
  1992年非洲共接待其他洲的旅游者1700万人次,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只有9个国家接待的外国旅游者超过20万人次,它们主要是北非国家。
  3.一些国家从该国旅游业收入中获益较少,非洲一些国家为了加速旅游业的发展,常常鼓励外国投资,采取减免税收的措施,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的外汇流向国外;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大部分被跨国集团带走。因此,旅游业的收入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十分显著。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一些国家开始注重发展地方旅游服务业。如塞内加尔政府在南部地区向当地人提供贷款,以便修建旅馆等旅游设施。这样,旅游收入将不会流向国外。
  4.旅游业发展潜力大 非洲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大陆,有些国家属于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列,基础设施较差,特别是与旅游有密切关系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此外,近30年来,大片非洲地区发生干旱和荒漠化等自然和人为灾害;不少国家社会不安定,甚至连年发生战争,使游客缺乏安全感。这些都是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但是非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具有独特性。这里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对于外来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广大非洲地区的旅游资源基本上未得到充分开发。普遍认为,非洲在商务旅游和度假旅游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附近的中东地区局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南非种族主义遭到了彻底失败,新的多民族政府已经建立。非洲一些国家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加上与欧洲距离较近,欧洲人喜欢到非洲度假和观光,而距离较远的许多美国人对于到非洲进行惊险旅游和狩猎很感兴趣。只要政治上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在旅游业投资上加大力度,在不远的将来,其旅游业各项指标也许会在世界旅游业中占有更大的比重。预计有几个非洲国家的旅游业将会日益兴旺。一个是南非,1992年去南非访问的外国旅游者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20%。今后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普遍认为,下一个非洲的旅游热点是西非的佛得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