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写的八股文
(2008-07-08 09:21:11)
标签:
历史杂谈 |
分类: 历史 |
题目:志士仁人 一节
(解释一下,这一节全文为:“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解为:“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程子曰:「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古人有捐躯殒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子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已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而已。」”)
看看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王守仁写的优秀八股文。
(破题)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承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而示之。
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起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中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后股)
当国家倾覆之馀,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束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