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外地车
标签:
生活时尚汽车休闲杂谈 |
分类: 锦绣河山家乡好 |
汕头的外地车
改革开放以前,汕头是广东省的第二大城市,轻工业发达,“公元”牌是全国第一张相纸,B超也最早在汕头研发生产。
汕头是全国唯一一座有内海的海滨城市,是全国首批经济特区,是一座藏富于民的消费城市,也是一座开始网红的旅游城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汕头的进口车开始走街窜巷,还有一些走私车。当年,汕头国际大酒店就拥有2辆劳斯莱斯。汕头车辆的拥有量,在全国的地级市中,汕头说第二,其他不敢称第一。汕头过去是辉煌过,几乎成为外国车之都。
汕头人吃苦勤劳,艰苦打拼。解放前就有成千上万的汕头人,漂洋过海成番客,海外知名的大富豪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
改革开放后,不少汕头人“兔子不吃窝边草”,而是走南闯北,在神州各地创业。他们虽然远离家乡,但逢年过节,不少汕头在外地的老板,还是选择日期临近才驾驶爱车,返回汕头探亲访友。那个时候,汕头市内,充斥着很多外省车牌的好车、豪车。它在无声地告诉乡亲们:我回家了,我回来了。
近年来,汕头的知名度逐渐提高,特别是今年以来,汕头美食、小公园、南澳岛成了网红,外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商易也逐渐复苏,外地的车越来越多,来自神州大地。
近日无意中,我拍到很多外地来汕的车牌,挑远点的发表。东北三省有,内蒙古、新疆有,北京,西安有,云贵川渝的。总之东西南北中,包括港澳的,一个都不缺。
我发现有一辆江苏车牌的苏州车,其车右侧贴的车标写着:“318此生必驾”。由此我判断此车去过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军开始修建川藏公路,即现在的318国道。当年有首“二郎山”歌,唱岀筑路的艰辛和豪情。我参军入伍驻重庆,几乎每年师汽车连都有援藏运输任务,如日喀则的国防施工,班达机场的修建,返返必经318国道。
2021年4月,我和澄海刘战友去了西藏旅游,是往返4飞,没有体验318国道的翻山越岭。去年6月我到新疆8日游,经过独库公路。应该说川藏公路与独库公路,难分伯仲。随之汕头旅游业的发展兴旺,外地车辆进入鮀岛会越来越多。总之一句话:汕头欢迎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