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旅湘亲(2)
(2016-09-26 09:11:54)
标签:
亲情旅游生活休闲记事 |
分类: 锦绣河山家乡好 |
湘旅湘亲(2)
进入张家界,偶对其作个了解。张家界市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湖南省面积的4.5%。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北邻湖北省。
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张家界境内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人文传说和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公元263年,吴景帝孙休下令设置天门郡,最初郡治就设在永定城区古城堤。
商周时期地属荆楚,春秋战国为楚之黔中地。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现今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黔中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郡,今张家界市两区两县均属其所辖。
1949年建立新中国,张家界市全境解放。1988年至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大庸。1994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1988年8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5A级景区。
我国带“家”的城市不少,如石家庄、张家港,“庄”“港”好理解。“界”在市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领属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载:“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版《慈利县志》载:“索溪上源于张家界。”此处张家界,指的是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他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
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截止到20世纪末,张氏子孙在此已历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
张家界拥有世界级的绝美风光,喀斯特峰林、溶洞风貌,富含美学、生态、科学价值,是世界的瑰宝。这片土地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有33个少数民族聚居,灿烂而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正传递到全世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世界级旅游胜地,张家界兼具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偶们为张家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