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新话题
(2014-07-11 11:37:41)
标签:
乞丐生活休闲文明杂谈 |
分类: 生活娱乐大杂谈 |
乞丐新话题
昨晚翻了一下偶最近正式出版的新书《老将小奖》,里面收录有偶在1999年12月30日《汕头都市报》参与百姓话题“乞丐话题”讨论的文章:“乞丐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凡有城市就有乞丐。‘乞丐一族’与都市文明大煞风景,成了市民又怜又憎的‘不受欢迎者’。就汕头而言,乞丐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者,他们为生存不得已沦为乞丐。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值得同情、可怜,应该施以援手,适当施舍。另一种人多为外地人士,特别是北方,秋收刚过,没有农事,与其在家‘猫冬’浪费粮食,不如南下掘金,于是携家带口,流落街头。这些人不顾廉耻,将行乞作为‘准职业’。因此,他们常以自家幼小的孩子为‘饵’,扮可怜相,以博取市民的同情和施舍。
以前乞丐就叫‘乞食’,意为‘要饭’的,现在的乞丐给饭也不要,专要钱。而且给他几角还不行,起点要一元以上,这些人实已成‘无赖’。对此,市民不能同情他们,同情等于纵容。有的人来汕头讨一冬,回家就盖房,邻居也眼红,年底又来一大帮。从乞丐户发展成‘乞丐村’。这种生财之道非劳动致富,不可提倡。”
对乞丐的乞讨,很多人会出于爱心给予一点力所能及的施舍。偶有一个同学,原下乡海南,回城后开夫妻理发店自谋生路,偶一年有几次上他们那里理发。他们信奉基督教,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偶几次看到有乞丐在其店前乞讨,他们总给乞丐一块钱,有时没零钱,就说等下次再给。过后偶曾问他们,这样给下去,乞丐会越来越多,给的数目不会少。有的商店坚持不给,乞丐也少很多。他们总是笑着说,能给就给。
偶在澄海有一位好战友,他家也是信奉基督教,助人为乐。他腾出铺面,无偿提供给战友和朋友们活动。偶也见过几次有乞丐上门要钱,这位战友总会从裤兜掏出一块钱送出,有时还不止。不管是这个同学也好,还是这位战友也好,他们有几个共同点:一是信奉基督教;二是有爱心;三是对乞丐不责骂。
我国的寺庙星罗棋布,很多是收费的,更不要说烧香,也是付费的。请和尚做功德,就如明星请演唱,也是要出场费的。怪不得不少出家人,有的自购小车,玩起智能手机,时尚不亚年轻人。信仰实现理想,有的就走了捷径。
今天早上看到微信有个帖有这么一小段:“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有一则说:“摒弃只为口粮奔忙的生活态度!上帝和乞丐的故事:上帝看一个乞丐可怜就到乞丐面前对他说:‘给你1000元你会怎么用?’乞丐说:‘买一部手机’……‘给你10万元你会怎么用?’乞丐说:‘买一部车子’……‘给你100万元你会怎么用?’乞丐说:‘买下城里最豪华的地段’。”乞丐有梦想,乞丐更超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