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后
(2014-06-11 11:33:49)
标签:
教育高考读书该化杂谈 |
分类: 读书开博玩时尚 |
高考前后
中国有句老话,人生有四大幸事,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十年寒窗苦,人生经历高考。怪不得网民将6月7、8日高考调侃为“录取吧”。近年来高考的人数有增无减,而录取率也不低。记得几天前看过报道,录取率占百分之七十四点几。就是说,考生的3/4能够上大学。多年来,在偶的亲戚中,参加高考的几乎都被录取,只有本科和大专的不同。
高考临近,微信上就有不少人预祝亲们的孩子高考考出最佳状态!祝福亲们的孩子。这则微信也转得不少:“祝福高考中考的孩子们,金榜题名,同意的就转,别让祝福停下来! 自己转也为亲戚朋友转,愿所有考生都能考出理想成绩。为他们加油!”
有人笑一笑: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高考前6个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
有个微信自曝,应是高考的一则笑话:“《那一年,我差一点被清华录取,终生遗憾啊!》记得那年高考,我差一点就上清华了,现在想起来依然感到很惋惜:清华分数线735,我考了73.5。就差一点啊!”一点就是10倍,确实不简单。
现在高考早就结束,而考生和家长也在焦急等待成绩放榜。官方说在本月26日开始公布高考成绩。这也是一个有人欢喜有人愁,水火两重天的时刻。偶以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的人成绩不太理想,虽然上了线,但上不了名校,反而放弃录取,继续复读;有的人就差那么一至几分,只求能上大学,不惜找门路,寻关系,读高价,为的是混块文凭。
名家版《高考考场》:致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送给把一切都押在孩子分数上的家长们。金榜题名的倒出不出名,名落孙山的反而成为历史名人。
有个信友戏称:“希望这次参加高考的莘莘学纸,能考得一个好的成绩将来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毕竟作为包工头的我,搬砖只要大学生。”
高考之时考学生,高考之后“考”家长。严格是爱,溺爱是害。偶是过来人,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关键在于是否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你是努力了,就接受现实,听天由命,顺其自然。